一雨柴门路,纷然掩碧莎。
澹怀随老至,小隐畏人多。
泽雉安微分,醯鸡有太和。
寄声旧朋好,莫复笑蹉跎。

注释:

  • 山居杂咏五首:这是诗人自称为“山居杂咏”的五首诗。
  • 一雨柴门路,纷然掩碧莎:一场春雨过后,小路被雨水打湿了,覆盖在碧绿的莎草上。
  • 澹怀随老至,小隐畏人多:随着岁月的增长,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宁静(澹怀),而隐居的生活则因人多而感到害怕。
  • 泽雉安微分,醯鸡有太和:与生活在水边的野鸡相比,我的微薄地位(或地位)是微不足道的,但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自有其存在的价值;而像醋鸡这样的事物,尽管地位较低,但依然保持着和谐的状态(或和谐的美)。
  • 寄声旧朋好,莫复笑蹉跎:向那些老朋友表达我的心意,告诉他们不必因为我的迟暮而嘲笑我(或笑我为“蹉跎之翁”,意为年华虚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感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第一句“一雨柴门路,纷然掩碧莎”描绘了一幅春雨后的乡村景象,雨后的小路被雨水打湿,碧绿的莎草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使用了“掩”字,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能看到雨后莎草的翠绿色彩。

第二句“澹怀随老至,小隐畏人多”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描述。岁月渐长,诗人的心态也变得淡然,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浮躁。然而,虽然隐居生活看似简单自在,却因为周围人多而感到些许压力。这里的“澹怀”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而“畏人多”则表达了对于热闹世界的担忧和畏惧。

第三句“泽雉安微分,醯鸡有太和”是对两种动物特性的比喻。泽雉(一种野鸡)虽无大权,但其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醯鸡(一种小鸡)虽然地位低下,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这里的比喻意在说明无论地位高低,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就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一句“寄声旧朋好,莫复笑蹉跎”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呼唤,希望他们不要因为他的迟暮而嘲笑他。这里的“蹉跎”意味着虚度年华,而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珍惜时间,过上充实的生活。这既是对友人的期望,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