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老长安韨,鸡栖闭席门。
孤云无住相,衰草护春根。
里巷差能别,交游多不存。
空怜乱书在,似欲伴朝昏。
【注释】
归老长安: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安度晚年。
韨:同“袍”。
鸡栖:指天将明。
闭席门:关门,表示不出门了。
孤云无住相:指白云自在飘荡,没有固定的形相。
衰草护春根:枯萎的野草护着春天的根,比喻草木茂盛。
里巷:里弄。
差能别:勉强可以辨别。
交游:朋友和交往的人。
多不存:大多已经不在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时。全诗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位隐士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首句“归老长安韨”,点出自己晚年退居长安的事实。长安是唐朝都城,诗人在这里过着闲静的生活,远离了仕途的纷扰。
第二句“鸡栖闭席门”,写自己闭门不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鸡”字双关,既指公鸡打鸣报晓,也暗指诗人年老耳聋。“闭席门”则表明自己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第三四句“孤云无住相,衰草护春根。”写自己看破世事,无所执著,自由自在地生活。“孤云”指飘浮不定的白云,不受任何力量的控制,“无住相”即无所依附。“衰草”指生长在田野里的野草,它不畏严寒酷暑,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里借代指那些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人。“护春根”即保护春天的根基,比喻人要像草木一样有生命力,能够抵御恶劣的环境,保持自己的生机。
五六句“里巷差能别,交游多不存。”写自己虽然与世隔绝,但在乡里之间还是可以分辨清楚的,因为大家都明白自己的性情和喜好。“交游”指朋友和交往的人,“多不存”即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这里的“差能别”是说虽然不能与一般人相比,但至少还能与乡里的人相区分。
最后两句“空怜乱书在,似欲伴朝昏。”写自己虽然孤独,但却喜欢读书,希望书籍能够陪伴自己度过一天中的朝霞和暮色。“空怜”即徒自怜惜,感叹自己孤独寂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后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认知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