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天眷已西临,独信民彝待力任。
叩马责难君父义,采薇之死弟兄心。
漆书旧简清风在,草蔓荒祠古色深。
历历遗歌著仁暴,不胜凄绝一长吟。

蓟门怀古五首之碣石

亦知天眷已西临,独信民彝待力任。

叩马责难君父义,采薇之死弟兄心。

漆书旧简清风在,草蔓荒祠古色深。

历历遗歌著仁暴,不胜凄绝一长吟。

注释:

  1. 亦知天眷已西临:知道上天的眷顾已经降临到西边了。
  2. 独信民彝待力任:独自相信人民的意愿和力量。
  3. 叩马责难君父义:骑马上前责问君主的道义。
  4. 采薇之死弟兄心:像伯夷叔齐那样饿死荒野。
  5. 漆书旧简清风在:指古代的竹简上记载着清风高洁的故事。
  6. 草蔓荒祠古色深:荒芜的祠堂里弥漫着古老的气息。
  7. 历历遗歌著仁暴:一首首流传下来的诗歌记录着仁与暴的历史。
  8. 不胜凄绝一长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和感慨而长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蓟门(今北京市)所写,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诗中通过对古人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批评,展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的第一句“亦知天眷已西临”,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之间有一种自然的眷顾和指引,这种眷顾和指引已经降临到了西边,即现实中的统治者。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统治者的不满和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独信民彝待力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意愿和力量的信任。他认为,只有通过民间意愿和力量的发挥,才能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稳定。这里的“民彝”是指民间的意愿和习俗,“力任”则是承担责任的意思。
    第三句“叩马责难君父义”,则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责难。诗人认为,君主应该承担起道义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权力来维持国家的统治。这里的“叩马”是一种古代的礼节,表示对君主的敬仰;“责难”则是批评和指责的意思。
    最后两句“采薇之死弟兄心”,则是对历史英雄的一种怀念。这里引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是古代的忠义之士,为了维护道义宁愿自杀也不会屈服于暴政。这里的“采薇之死”指的是他们为了坚守道义而选择死亡的行为;“弟兄心”则表达了他们对兄弟般的情谊和忠诚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