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鞍才解便登台,旬日尘襟此顿开。
细麦层层青作浪,浮云滚滚白成堆。
山晴树色如相见,风逆花香不肯来。
多谢黄鹂能鼓吹,诗肠瘦尽句还裁。
行次白杨镇登观音阁
征鞍才解便登台,旬日尘襟此顿开。
细麦层层青作浪,浮云滚滚白成堆。
山晴树色如相见,风逆花香不肯来。
多谢黄鹂能鼓吹,诗肠瘦尽句还裁。
行次白杨镇登观音阁
译文 秋风撼动庭树,秋晚客心惊惶。 落叶不随风落,群鸦为何叫唤? 独自吟诗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达官贵人,夜行传呼声。 赏析 第一句:“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 诗意解读:秋风劲吹,树木摇动,引起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秋天是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也是多思与感伤的时刻。这里的“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 关键词解析:秋风 - 代表自然现象
【注释】 夜雨难为客:夜深人静时,细雨淅沥。 秋虫厌杀人:秋天的蟋蟀声音嘈杂刺耳,让人难以忍受。 孤灯一夜坐:独自坐在一盏孤独的灯光下。 白发数茎新:头上的白头发一夜之间就增多了许多。 游偶闻琴附:偶然听到琴声。 贫非为热因:贫穷并不是因为天气炎热。 故山书卷在:故居的书架上仍然摆满了书籍。 重理钓鱼缗:重新整理钓具,准备再次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抒发其内心感受的诗
【译文】 仲冬时节,我出城到永兴去,途中十里雪停了。马上漫步成诗。 咸阳路上散了雪,霏霏细雨映着初升的太阳。 红毡垫子驴背上坐着的客人,青布帷幕酒家村中。 消瘦的小马随着行人后走,寒风使脸上留下泪痕。 南山吐露出霁色,苍翠欲滴送我远行轩。 【注释】 1. 散雪:指大雪纷飞。咸阳:今陕西西安,当时为州治所在。 2. 微雪十里而霁:雪停了。微:小;霁:天晴。 3. 散雪咸阳道:咸阳道路被大雪覆盖。
【注释】 “枕上”句:意谓在梦中,日头已过头顶而醒来。 “初完”句:意谓刚完成严嵩的旧局,又遇上了尧舜时代的理想政治。 “山雨”句:意谓山里要下黑云雨,火云犹对红日。 “如闻”句:意谓仿佛听到农夫抱怨,农民供租庸税太重。 【赏析】 《睡起有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梦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首句“枕上白日过,梦中生事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立秋后十日夜坐 注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季的开始。诗中指的是诗人在立秋后的第十个夜晚独自坐着。 第2句:便觉秋无赖,偏怜雨及晨 注释:这里的“无赖”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形容秋天的到来似乎有些顽皮,不按常理出牌,偏爱在清晨带来雨水。 第3句:数虫声对客,一叶落惊人 注释:虫的声音(如蟋蟀、知了等)通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注释】 月夜:夜晚。一庭空,一片空旷的庭院。凉生夜不同,凉意袭来,使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不同寻常。树转月悤悤,树叶在风中旋转,月光映照其中,显得朦胧而幽静。影到三更后,月亮的影子投到了院子的角落,直到深夜才消失。鳌潜万籁中,鳌鱼在万物的声音中悄然潜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怪来清到骨,奇怪啊,这清凉的感觉竟深入骨髓,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积水浸吾躬,积水浸泡着我的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句的意象。“旅邸惊秋尽”,旅舍中听到秋尽的脚步声,心中不禁一惊;“绨袍又乞怜”,又向那件旧衣下的人求了一件新衣;“低头趋矮屋”,低头走进矮小的屋子;“大笑向高天”,“大笑”是对着天上的云,是对着自己,是对着自己的前途;“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飞雁掠过
夜月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 天涯终夕走,岂尔亦无家。 注释: 1.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明月从何处而来?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和柔和。 2.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庭院里,水面宽广如十丈,树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花海。 3.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一个孤独的吟游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咏着。突然
仲春从池阳出发返回,我还有华山之游。先期三天取径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笑笑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闲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译文: 二月二日从池阳出发返回,还有华山之游,提前三天取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在微笑,但自问何时到来? 只是做一个田文客,将要寻找王猛老师。 杂花在远处明亮,垂柳在水边摇曳,让人想起闲适的思绪。 如果再次经过骊山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竹里能仁寺,光邀屐过溪。 - 注释: 在竹林中的能仁寺,邀请我踏着鞋子走过小溪。 - 赏析: 首句描绘了诗人进入寺庙的宁静场景,竹中和煦的阳光似乎在邀请他深入探索。"光邀"表达了一种被自然美景所吸引的心情。 2. 晚风松中霁,春树鸟新啼。 - 注释: 晚风吹散了松林中的云气,春日的新枝上鸟儿欢快地歌唱。 - 赏析: 第二句通过“霁”字表现了天气转晴后的清新感
登君山 乾坤晴日大,千里不曾迷。 白练分江静,青烟剪树齐。 独游全是兴,偶影自无诋。 世路容余窄,山中与鸟栖。 【注释】 - 乾坤:指天地,宇宙。 - 晴日:晴朗的天空。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路程遥远。 - 白练:白色的绸缎或丝绢,比喻江河。 - 青烟:指树木的烟雾或云雾。 - 偶影:偶然出现的影像或身影。 -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或生活道路。 - 余:我。 - 宽窄:宽和窄的程度。 -
塞下曲 榆关黄叶堕,边士日持竿。 百战惟闻鼓,长驱不解鞍。 风飘笳韵急,霜拂剑光寒。 万里沙场月,闺中夜夜看。 注释:榆关:指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山海关。黄叶:指秋天的树叶变黄。榆关黄叶落,说明是深秋。堕:落下来。边士:边境的士兵。持竿:拿着钓竿。边兵戍守边疆,无事时常常垂钓以消磨时光。百战惟闻鼓:指在漫长的边境战争中,只有战鼓声是经常听到的。唯闻:只听见。鼓声鼓舞人心,振奋斗志。长驱不解鞍
【注释】 1. 经函谷关:路过函谷关。 2. 孤吟驴背:独自骑着驴子边走边吟。 3. 路簇征蹄乱晓云:指路上的马蹄声搅扰着早晨的白云,形容道路崎岖不平。 4. 百二关中曾未险:意思是在函谷关这个战略要地,从未有过危险。 5. 五千言后竟无人:意思是说老子的《道德经》写下来之后,没有人能理解它的意思。 6. 遥山去连秦岭:意思是远望着群山,它们好像连到了秦岭。 7. 滚滚尘飞及鸟群:意思是尘土飞扬
破褐空囊竟入秦,南山北渭望中新。 澄天柹叶妆成晦,卷地杨花送去春。 皂帽管宁非避世,白衣李泌是山人。 竦肩袖手行吟日,驰逐纷纷看雁臣。 注释: 1. 破褐空囊竟入秦:形容自己穿着破旧的衣服,像一只空囊一样进入秦国。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 2. 南山北渭望中新:指站在南山北边的渭河旁,看到的景象显得新鲜而美丽。这里的“新”字,既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3.
注释: 1. 病馀杂咏感怀初入永兴二首:病后的余兴之作,感慨于初次进入永兴。 2. 胡家:指唐朝时期居住在长安一带的胡人。 3. 羌笛:古代一种来自西部少数民族的乐器,常用于奏乐或祭祀。 4. 百二山河:形容国家的地理位置重要,地势险要。 5. 炎炎:炙热,燃烧。 6. 苏君:指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 7. 仪舌卷喉中:用来形容说话时气势磅礴,声音洪亮。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