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追呼到佛庐,也知此事不饶余。
曾追风雨重阳句,原少桃花人面书。
佳节每因消渴错,闲人难得长公如。
堪怜四十今年是,事事都除诗未除。
《除夜》
讨债追呼至佛庐,不饶余事更何求。
曾追风雨重阳句,少桃花人面书。
佳节常因消渴误,闲人难得长公如。
诗中事事皆除尽,独留除夜未删余。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讨债追呼到佛庐”:形容债务纠纷的紧迫和严重,甚至到了需要向佛寺寻求帮助的地步。
- “不饶余事”:表示事情复杂,难以处理,强调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辛酸。
- “曾追风雨重阳句”:回忆过去的重阳节,曾经追忆过那些美好的诗句,但如今已不再拥有。
- “原少桃花人面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桃花和人面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象征元素。
- “佳节每因消渴错”: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会因饮酒过度而犯错,反映了节日中的欢乐与苦楚交织。
- “闲人难得长公如”:表达了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难得找到如此清闲的日子。
- “堪怜四十今年是”:感到可怜和惋惜,四十岁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却遭遇如此困境。
- “事事都除诗未除”:意味着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已经结束或被遗忘,只有这首诗依然留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处境和心境,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哲思。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此外,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