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高皇创业功,白山黑水版图中。
四□荫庇扶桑日,万国薰蒸闾阖风。
武教治兼文教盛,一年粟有两年红。
三韩自是神京臂,遗事犹堪问老翁。

忆昔高皇创业功,白山黑水版图中。

四□荫庇扶桑日,万国薰蒸闾阖风。

武教治兼文教盛,一年粟有两年红。

三韩自是神京臂,遗事犹堪问老翁。

注释:

  1. “忆昔高皇创业功”:回忆起古代高皇(指唐高祖李渊)建立功业的壮举。
  2. “白山黑水版图中”:指唐朝初期版图辽阔,包括今天的黑龙江和吉林一带。
  3. “四□荫庇扶桑日”:指的是太阳照耀着四方,象征着唐朝的辉煌和强大。
  4. “万国薰蒸闾阖风”:形容当时唐朝的影响遍及各国,如同温暖的春风。
  5. “武教治兼文教盛”:强调文武兼备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6. “一年粟有两年红”:比喻国家粮食丰收,百姓生活富足。
  7. “三韩自是神京臂”:指出三韩(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8. “遗事犹堪问老翁”:暗示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有些事情仍然值得后人去询问长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视角回顾了唐朝的创业伟业,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之情。首句“忆昔高皇创业功”,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唐高祖李渊开创基业的历史功绩。次句“白山黑水版图中”,进一步描绘了唐朝版图的广大,以及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第三句“四□荫庇扶桑日”,则形象地描述了唐朝的光辉照耀四方,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唐朝的政治和文化成就,如“武教治兼文教盛”、“一年粟有两年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唐朝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强盛,也反映了其对民生的关怀和重视。最后两句“三韩自是神京臂”,通过对三韩(即今朝鲜半岛)的描述,强调了其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而“遗事犹堪问老翁”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往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传承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唐朝作为历史上一个伟大时代的辉煌与荣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