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定舒望眼,颓阳促去侣。
纷纷缘崖下,寥廓湛天宇。
峰色泥孤客,高寒难久住。
踉跄逐残照,峥嵘踏旧路。
徒惊上下劳,不见登临趣。
恍惚梦中游,醒不知其处。
【注释】
- 方峰:指山峰。
- 颓阳:夕阳西下。
- 缘崖下:顺着山崖下走。
- 寥廓湛天宇:天空高旷,没有云气。
- 泥:沾污。
- 高寒难久住:高山严寒,难以长久停留。
- 踉跄:行走不稳的样子。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险恶。
- 徒惊上下劳:只感到上下都很累。
- 登临:登山游览。
- 恍惚:神不守舍的样子。
- 游:游玩。
【赏析】
此诗是写登上方山峰后的所见所感。诗人先描绘了攀登方山时的情景,然后表达了自己对山顶风光的欣赏,以及在攀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最后抒发了在山上游玩时的愉悦心情。
首句“喘定舒望眼”,表现了诗人攀登过程中的心情。他一开始有些喘息不定,但当目光投向远方时,心情渐渐放松。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攀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为后文描绘山顶风光作了铺垫。
诗人开始描绘山顶上的景色。“颓阳促去侣”一句,用夕阳西下的景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叹。“纷纷缘崖下”,表现了诗人沿着山崖向下行走的艰难。而“寥廓湛天宇”则描绘了山顶上空旷、高远的景色,给人一种开阔、宁静的感觉。这两联通过描绘山顶上的景色,为后文表达作者对山顶风光的赞美作了铺垫。
第三联“峰色泥孤客”,则是对山顶景色的具体描绘。这里的“峰色”指的是山的颜色,而“泥孤客”则是指被山色所染污的孤独游客。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山峰的高峻,也表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而“高寒难久住”则进一步强调了山顶环境的艰苦。这两句通过对山峰景色的具体描绘,为后文表达作者对山顶风光的感慨作了铺垫。
第四联“踉跄逐残照”,则是对诗人下山时的情景的描述。这里的“踉跄”指的是走路不稳的状态,而“逐残照”则是指随着夕阳西下而下山。这句诗通过描写下山的过程,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留恋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五联“峥嵘踏旧路”,则是对诗人重新踏上山路时的情景的描述。这里的“峥嵘”指的是山路陡峭、险峻,而“踏旧路”则是指在旧路上行走。这句诗通过描写山路的艰险,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第六联“徒惊上下劳”,则是对诗人在山上游玩时的感受的描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山上和山下,而“劳”则是指劳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感到劳累的心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辛苦付出的感慨。
第七联“不见登临趣”,则是对诗人对于登山之乐的感受的描述。这里的“登临”指的是登山游览,而“趣”则是指乐趣。这句诗表明虽然攀登山顶的过程艰难,但山顶的风景却是值得一赏的,因此诗人并没有因为攀登过程的艰辛而放弃欣赏山顶风光的乐趣。
第八联“恍惚梦中游”,则是诗人在山上游玩时的想象。这里的“梦游”指的是在梦境中游玩,而“恍惚”则是指神不守舍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上游玩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攀登方山的过程、山顶风光的描绘以及下山时的感慨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