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兰台注汉官,更从海外视敦盘。
帝车早碾昆仑雪,邛竹犹生大夏寒。
一代兴亡存法令,百年文物见衣冠。
行人枉说甘英健,咫尺烟云隔岸看。
【注释】
兰台:御史台,古代掌纠察的官署。汉官:汉朝的官员,这里指汉朝的官吏。敦盘:古器物,此处代指德国使者。帝车:天子的车驾,即皇帝的车驾。昆仑雪:昆仑山,在今新疆西部。邛竹:邛都,今四川西昌一带。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地方。兴亡:兴盛、灭亡,这里指国运盛衰。法令:法律制度。文物:指文物制度和文物制度下的衣冠。行人:出使外国的人。甘英:西汉时曾奉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的商人。咫尺烟云:形容距离很近,就像在眼前一样。烟云:云雾,喻指路途艰难,使人望而生畏。
【译文】
我曾向御史台记载过汉朝官吏的事迹,更从海外考察过德国人的德行。
皇帝的车早就把昆仑山上的雪碾碎,邛竹还在生长,在大夏寒冷的地方。
一代兴亡保存着法律制度,百年文物显示出人们的风采。
出门远行的人空谈甘英的勇敢,其实咫尺之间就能看到烟云阻隔的岸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一位到德国去的使者而作的饯行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期望与祝福,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句“曾向兰台注汉官”,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御史台记录过汉朝官吏的事迹,这既是对自己过去的回顾,也表达了对国家法治的认同。接下来“更从海外视敦盘”,诗人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德国,这是对友人出使德国的期待和祝福。
颔联“帝车早碾昆仑雪,邛竹犹生大夏寒”,描绘了皇帝的马车已经碾过了昆仑山下的雪地,而邛竹子仍在大夏地区茁壮成长。这两句既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
颈联“一代兴亡存法令,百年文物见衣冠”,诗人感叹一代兴亡的历史变迁,但更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制和文物制度。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尾联“行人枉说甘英健,咫尺烟云隔岸看”,诗人以一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期望。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像观看烟云一样欣赏到远方的风景。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法治的肯定,又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同时还有对友情的珍惜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