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瓠子动悲歌,楗行淇园正塞河。
大泽鱼龙争北徙,中原鸿雁渐南过。
通渠六辅儿宽少,平世三公蔡廓多。
千万金钱休太息,卅年填海更如何。
【注释】
瓠子:古水名,今称黄河。
楗行淇园正塞河:用木桩堵塞淇河以阻止水流泛滥。
大泽:指黄河中的草滩。鱼龙:喻指黄河中的各种鱼类和水生动物。
北徙:向北方游动。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号。
通渠六辅:泛指疏通河道。
儿宽少:年轻有为。
平世三公:指汉文帝时的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张苍、廷尉赵尧。
蔡廓:字道明,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
休太息:不要叹息。
三十载:三十年。
填海:筑海堤防洪。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在诗中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奋斗历程,并感慨时事。
首联“昨闻瓠子动悲歌,楗行淇园正塞河。”说的是他听到黄河瓠子口发生洪水,正用木桩堵塞淇河以防止其泛滥。
颔联“大泽鱼龍争北徙,中原鸿雁渐南过。”写的是他看到黄河中的鱼和水鸟争相向北迁徙,而南方的鸿雁却渐渐飞来的情景。
颈联“通渠六辅儿宽少,平世三公蔡廓多。”说的则是他年轻时就担任了通晓河道的官员,而现在却已经老去,而像汉文帝时期三位宰相(太尉、御史大夫、廷尉)那样的人却在他生前就已经逝去。
尾联“千万金钱休太息,卅年填海更如何。”说的是现在虽然有千百万的资金,但是面对黄河的治理仍然无能为力。诗人感叹自己一生都在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奋斗,但是仍然无法改变黄河泛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