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别东吴却上征,西风吹雪浩纵横。
孤镫未照西归梦,且听东流一夜声。
【注释】
宿瓜州:留宿在瓜州。
忍别(rěnbiē):忍受别离。
却上征:返回出征地。
西风:西北风。
吹雪:使雪花飞舞。
浩纵横:形容风势之大,纵横驰骋,不可挡遏。
孤镫(dāng)未照:没有灯光照明。
西归梦:指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东流声:指江水奔腾不息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瓜州渡口送人远行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忍别东吴却上征”,开笔即点明送行者的去向——江南。“却上”,犹言“回溯”或“折返”。这两句说:忍受着分别的痛苦,却要回到出征地去了。“却上”与首句“忍别”呼应,说明送行者不忍离别,但又无法避免。
“西风吹雪浩纵横。”接下去写天气和环境。“西风”,指秋风;“吹雪”,指西北风挟带的雪花飞舞。“横”、“纵”,皆用《易经·兑卦》中的卦辞:“泽中有雷,终有声也。”《兑卦》为八卦之一,由两个离卦组成。其象为泽中有雷,雷声滚滚,声势浩大。诗人抓住这一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西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苍茫图景。
“孤灯夜话梦难成。”这两句写送行者的心理活动。由于西北风刮得正猛烈,大雪纷纷扬扬,所以诗人想象送行者在旅途中一定非常孤独,难以入睡。“孤灯”,即一盏孤零零的灯火;“孤灯夜话梦难成”意思是说,在这寒冷的冬夜里,他只能借着微弱的灯光,对着茫茫的夜空发发呆,做做梦而已。“孤灯夜话梦难成”与首句“忍别”相照应,说明他不忍离开朋友而睡不成觉。
“且听江水一夜声。”最后一句写听水声。这两句是说:暂且听听江水奔腾不息的声音吧!“一夜”与首句呼应,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送行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诗人一方面不忍离开朋友远行,另一方面又因为西北风的猛烈,大雪的纷纷扬扬,而感到前途渺茫和孤独寂寞。这种矛盾和痛苦的心境,正是当时边塞将士的共同处境。因此可以认为这首诗是写边塞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写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