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黄叶落渔篷,小立官桥怅晚风。
堤蓼亦知秋寂寞,一枝留向水边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考核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赏析时可以从标题入手,然后逐句翻译诗句作答,最后总结全文大意。“萧萧黄叶落渔篷,小立官桥怅晚风”,写秋风萧瑟,秋叶飘落,作者在渔家小篷船上伫立凝望,面对萧瑟的秋风,秋叶纷纷落下,心中惆怅不已,不禁怅然若失。“怅晚风”是全诗的关键,点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感受,是诗人惆怅的原因。“堤蓼亦知秋寂寞,一枝留向水边红”,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岸边的蓼花人格化,写出了它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而“一枝”,则写出了诗人的孤高自赏之意,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媚世取宠的性格特点。
【答案】
译文:
萧瑟的秋风扫过,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渔家小篷船停泊在江边。我独自站在官桥上,望着那萧瑟的晚风,感到无限惆怅。
岸边的蓼花也知道秋天的寂寞,它却依然挺拔着身子,在江边绽放出一片火红。
赏析:
这是一首秋日登临之作。诗人以萧瑟的秋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首联从视觉角度入手,描写了黄叶飘零的秋意;颔联转而写听觉感受,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渲染了秋夜的凄冷之感;颈联进一步描写景物,用拟人手法赋予岸边的蓼花人格化的特征,抒发了自己孤高自赏的感情;尾联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不媚世取宠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