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观为般若光,威音那畔秘难彰。
杜鹃枝上相怜切,野鸭声中过去忙。
平视风雷聊徙倚,寄生天地剧悲凉。
萧萧坏劫惊砂里,时比诸天日月长。

这首诗以“和乙盦”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赏析:

首句“文字观为般若光”

  • “文字”通常指书写的文字。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人类的语言、知识和理解。
  • “观为般若光”中的“观”指的是观察、审视。而“般若”,在佛教中是智慧的意思,这里可能指通过观察和思考达到的智慧。
  • “般若光”则是指般若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或真理。

次句“威音那畔秘难彰”

  • “威音”通常指威严的声音或声势。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权威或者强势的声音。
  • “那畔”指的是旁边、那边。这里的语境可能是说这种强大的声音难以被轻易展示或理解。
  • “秘难彰”意味着秘密难以揭露或显露,强调了某种深藏不露的力量或价值。

第三句“杜鹃枝上相怜切”

  • “杜鹃”是一种常在春天哀鸣的鸟类,常常被视为悲伤和离别的象征。
  • “相怜切”表达了相互同情和深刻的情感联系,可能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共情或理解。
  • 这句诗可能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情感共鸣,或者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隐喻。

第四句“野鸭声中过去忙”

  • “野鸭”可能指的是在野外自由自在生活的鸭子,也可能象征着自由或不受拘束的状态。
  • “声中过去忙”中的“忙”可能指忙碌、急促或是生活节奏的快速。
  • 这句诗可能在描绘一种忙碌而又匆忙的生活状态,或者是在表达对这种生活的感慨。

第五句“平视风雷聊徙倚”

  • “平视”可能意味着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看待或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
  • “风雷”通常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如风暴和雷声。这里可能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预测或充满挑战的变化。
  • “聊徙倚”中的“徙倚”可能指的是徘徊不定或犹豫不决,可能是形容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心理状态。

第六句“寄生天地剧悲凉”

  • “寄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依附或依赖他人,而不是独立自主。
  • “天地剧悲凉”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凄凉感,可能是对社会现状或人性的某种反思。

第七句“萧萧坏劫惊砂里,时比诸天日月长”

  • “萧萧”通常用来形容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这里可能有凄凉、衰败之意。
  • “坏劫”可能指的是灾难或毁灭,反映了对世界末日或危机的担忧。
  • “时比诸天日月长”中的“时比”可能是比较的意思。这里可能是在说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事物相比,当前的困境显得微不足道,但同时,与日月长久相比,又显得短暂而易逝。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