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不毛地,民渔鱼以生。
番戎岂好利,要为城下盟。
倒海难湔恨,将军竟立名。
庞涓何足恤,只是恤编氓。
后海疆
澎湖不毛地,民渔鱼以生。
番戎岂好利,要为城下盟。
倒海难湔恨,将军竟立名。
庞涓何足恤,祇是恤编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诗人李光汉对台湾澎湖地区民众生活的关注,以及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思考。诗中“澎湖不毛地”表达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民渔鱼以生”则反映了当地渔民的生存状态。而“番戎岂好利,要为城下盟”则揭示了当时统治者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整首诗通过描绘澎湖地区的自然环境、渔民生活以及民族关系等元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