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丛里饯行旃,独系燕台思悄然。
秋月衡云归梦绕,春风沂水故人旋。
他乡共著游山屐,上巳同乘载酒船。
身世百年几闲日,莫辞沉醉杏花天。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于丙戌年的九月,丁亥年三月。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曾主政丙戌九月还湘丁亥三月复抵京”一句,描述了诗人曾经在丙戌年的九月回到了湖南,但到了丁亥年的三月又回到了京城。这里的“主政”指的是担任官职或管理国家事务的意思。
“黄华丛里饯行旃,独系燕台思悄然”两句,描述了在黄花簇拥的丛中为友人饯行的情景,而诗人独自留在北京思念故乡。这两句中,“黄华丛里”、“燕台”都是地点名词,分别指代长沙(黄华丛)和北京(燕台)。“旃”是一种古代祭祀时用来插在地上的标志物,这里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纪念品或者标志物。“系”表示挂念、思念。“悄然”形容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三句“秋月衡云归梦绕,春风沂水故人旋”描述了秋天的夜晚月亮和云彩映照在衡山之上,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春天的微风和沂水的潺潺流水让人想起了故旧之人的身影。这里的“衡云”“沂水”都是自然景物,分别指代衡山和沂水。 “归梦绕”形容诗人的思绪如同缠绕的梦一般难以摆脱。“故人旋”表示故人即将归来。
接下来的第四句“他乡共著游山屐,上巳同乘载酒船”,描绘了诗人与他的朋友一起穿着游山的鞋子游览名山,以及在上巳节一同乘着载满美酒的船只出游的情景。这里的“他乡”、“游山屐”、“上巳”都是具体的活动或习俗,分别代表异乡、登山时的鞋子以及传统的节日习俗。 “同”表示一起、共同。“载酒船”中的“载”表示携带、装载,“酒船”则指代承载美酒的小船。
最后一句“身世百年几闲日,莫辞沉醉杏花天”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平凡、清贫生活的一种感慨。这里“身世百年”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平淡无奇、无法实现大志壮举的无奈与自嘲;“几闲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闲暇时光的珍视;“莫辞沉醉”表示不必担忧沉醉酒中;“杏花天”则是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