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青天在,盘桓且振裾。
行春依雨歇,问月借春舒。
草咎张椎误,兼之荆剑疏。
将传岛上史,末路漫踌躇。
【注】
效人:效法他人。盘桓:徘徊。草咎:指草木的枯荣,象征世事的兴衰。末路:指仕途的终结。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仕途遭遇和感慨。全诗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寄迹效人吟”,意思是说自己像古人一样,寄居在官场上,效仿他人的言行。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分得青天在”,意为自己如同得到了一片宽广的天空,可以自由地飞翔。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人生境界比作天空,展现了自己的豁达胸怀和远大志向。
第三句“盘桓且振裾”,意为在春天行走时,要像古人一样,振衣高冠,从容不迫。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高雅风度和潇洒气质。
第四句“行春依雨歇”,意为在春天行走时,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停歇。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五句“问月借春舒”,意为在春天行走时,要像古人一样,仰望月亮,寄托情怀。这里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六句“草咎张椎误”,意为在春天行走时,要注意不要踩踏到草木,以免伤害它们。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第七句“荆剑疏”意为荆山之剑锋利却疏远。这两句写诗人虽怀壮士之才、英雄之志,但遭逢乱世,报国无门,故发出慨叹。
第八句“将传岛上史”意为将要撰写岛夷的史书。这里暗示了诗人将来可能会有所成就,成为一位历史见证者。
最后一句“末路漫踌躇”,意为走到人生道路的尽头,心中不免犹豫徘徊。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和忧虑,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引用和借鉴,使得诗歌更加典雅庄重,富有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