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轮旋转生于东,沧溟一片涛头红。
人间不见榑桑界,晓色奕奕开鸿蒙。
七十二峰奠南楚,儿孙罗列朝祝融。
祝融直上不计仞,凭虚谁辟菩提宫。
登临有客快游兴,絺衣蕙带凌长风。
顾瞻万里在几席,倚槛坐待炎宵中。
俯看似有缩地术,平视远忆谈天翁。
天鸡一唱现朝霁,侧身东望穷长空。
踆乌不为海若抑,金丸飞掷光熊熊。
惊虹走电忽腾上,坐令昏夜回曈昽。
十年泰岱滞游屐,所恨未登日观峰。
闻君话我登高眼,恍如岳顶开天容。
衡阳相望三百里,休暇定欲陟穹窿。
朱陵洞口君重至,风驾两腋来相从。
这首诗是杨子卿上舍为祝融峰观日出的所作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曦轮旋转生于东,沧溟一片涛头红。”
这句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
译文:旭日初升,阳光洒满大地,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红色的浪花。
赏析:诗人以“曦轮”形容太阳,生动地描绘了太阳冉冉上升的场景。同时,“沧溟一片涛头红”运用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第二句:“人间不见榑桑界,晓色奕奕开鸿蒙。”
描述了天地初开,宇宙尚未形成的朦胧景象。
译文:在这朦胧的天地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那里没有界限,只有无尽的空间。
赏析:诗人运用想象,将天地初开的混沌状态描绘得如梦如幻,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广阔。
第三句:“七十二峰奠南楚,儿孙罗列朝祝融。”
这句描写了祝融峰的壮丽景色。
译文:七十二座山峰耸立在南方的楚国,就像儿孙一样排列在祝融峰下,迎接着朝阳。
赏析: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祝融峰的雄伟与壮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祝融直上不计仞,凭虚谁辟菩提宫?”
这两句描绘了祝融峰的险峻以及传说中的菩提宫。
译文:祝融峰直插云霄,高不可攀,是谁开辟了这座宫殿?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祝融峰的险峻,同时也表达了对传说中神秘宫殿的向往之情。
第五句:“登临有客快游兴,絺衣蕙带凌长风。”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登上山巅时的情景。
译文:登临山顶的客人心情愉悦,穿着薄衣,带着芬芳的草药香气,乘着清风畅游。
赏析:诗人通过对登山者的描述,展现了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使读者也能感受到登山的乐趣。
第六、七句:“顾瞻万里在几席,倚槛坐待炎宵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山巅俯瞰远方,等待夜晚降临的景象。
译文:放眼望去,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我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等待着炎炎夏日的结束。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自己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八句:“俯看似有缩地术,平视远忆谈天翁。”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山巅俯瞰大地时的奇特感受。
译文:当我低头向下看时,似乎能看到一种神奇的法术,使我能够缩小到地球的表面;当我平视远处时,我会想起那位谈论天空的神仙。
赏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描绘了自己在山巅时的独特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神话传说的浓厚兴趣。
第九句:“天鸡一唱现朝霁,侧身东望穷长空。”
这两句描绘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
译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时,一声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我侧身向东望去,只见天际线渐渐清晰,仿佛无边无际。
赏析:诗人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喜悦。
第十句:“踆乌不为海若抑,金丸飞掷光熊熊。”
这两句描述了太阳光芒四射的景象。
译文:太阳的光辉犹如一群黑色的乌鸦般强烈,它的金色丸子像流星一样划破长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赏析: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太阳光芒的强烈和美丽,展现了太阳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第十一、十二句:“惊虹走电忽腾上,坐令昏夜回曈昽。”
这两句描述了彩虹和闪电的出现。
译文:突然之间,一道彩虹跨越天际,照亮了黑暗的天空;一道电光穿梭而过,使昏黄的夜幕变得明亮。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彩虹和闪电的出现,展现了自然现象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十年泰岱滞游屐,所恨未登日观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
译文:我已经在泰山脚下徘徊了十年,遗憾的是我没有登上过日观峰。
赏析:诗人通过回顾自己在泰山脚下的经历,展现了自己对攀登高峰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现梦想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