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吹断续,摇荡吼蒲牢。
熠熠星辰大,隆隆地轸高。
暗山分远雪,漏海隐奔涛。
泡影含遮异,声闻等是劳。
夜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 松风吹断续,摇荡吼蒲牢。
- “松风”可能指的是松林中的风声。”断续”描述了风声的断断续续。”摇荡”描绘了风在树木间摆动的景象。”吼蒲牢”则是指风吹过的声音像狮子或老虎的咆哮,这里的”蒲牢”可能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着力量和威严。整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风吹动着松树,发出阵阵声响,仿佛有野兽在怒吼的场景。
- 熠熠星辰大,隆隆地轸高。
- “熠熠”形容星辰闪烁的样子。”大”强调了星辰的明亮和壮观。”隆隆”形容雷声,这里用”地轸”指天空的星宿之一,即北斗七星,通常与天文学相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繁星点点、银河清晰可见的夜空景象,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星辰的壮丽。
- 暗山分远雪,漏海隐奔涛。
- “暗山”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因为天色昏暗而显得暗淡。”分”表示分开的意思,暗示雪覆盖在山脉上。”远雪”指的是远处的雪景,给人一种遥远和宁静的感觉。”漏海”可能指的是大海被月光或星光照亮的部分,”隐”意味着隐藏或者不显眼,“奔涛”则指汹涌澎湃的海浪。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雪山与波涛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中静与动的对比。
- 泡影含遮异,声闻等是劳。
- “泡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泡沫的影子或者是水中的倒影。”含”可能指的是包含、蕴含。”遮异”指的是遮挡住不同的事物,可能是视觉上的错觉或者是比喻。“声闻”可能指的是声音的传播,“等是劳”表达了一种等待和劳累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声音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努力。这句诗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现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或是观察者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理解这些自然的奇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中存在的未知和神秘感的好奇和探索。整体上,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