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三月驶,岚翠万重深。
选胜得清境,相于探远岑。
瀑飞分练影,籁发和龙吟。
却忆残秋日,登高豁朗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甲申四月朔重游鼓山》。诗中描绘了鼓山顶上春天的景色。

诗句释义:

  1. 春光三月驶,岚翠万重深。
  • “春光三月”指的是春天,“驶”在这里可能是形容阳光明媚,照耀得非常明亮。
  • “岚翠万重深”中的“万重”表示数量多,“深”则是指山峦叠嶂,层层叠叠。
  1. 选胜得清境,相于探远岑。
  • “选胜”意为选择好的景致欣赏。
  • “得清境”意味着找到了一片宁静美好的境界。
  • “相于”可能是指互相,或者是指相互映衬。
  • “探远岑”意为探索远处的山峰。
  1. 瀑飞分练影,籁发和龙吟。
  • “瀑飞”形容瀑布如飞,“分练”则是指水珠分散,如同细长的练绳。
  • “籁发和龙吟”形容风吹过山林的声音,好像龙在吟唱。这里的“籁”指的是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和”是指和谐,“龙吟”则是龙的鸣叫。
  1. 却忆残秋日,登高豁朗襟。
  • “却忆”意味着回忆起之前的事情,这里可能指的是回想起过去秋天登上鼓山顶的情景。
  • “登高”指登上高处,“豁朗襟”中的“豁朗”是开朗、开阔的意思,“襟”指的是衣襟,引申为心胸。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时节登山所见的美景,以及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诗中的“春光三月”和“岚翠万重深”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山峦的壮丽景象。“选胜得清境”,表明作者选择了一处优美的景色来欣赏。“却忆残秋日,登高豁朗襟”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心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心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