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光真同赴壑蛇,身堕尘海无津涯。名山之约十年负,清游空絷白鼻騧。
梦魂忽忽到天姥,山耶云耶路半遮。云衣逢逢花黄鹤,山陂叠叠披青霞。
野水无人起光怪,匹练旋见金背蟆。天门詄荡回鸾车,却入迮径多书花。
凉风萧萧吹我醒,檐前松月枝横斜。晨坐孤亭依树杪,庭宇窅深客来少。
诸翁手提一灯画,开言首道侯生好。吾知生也天下才,奇崛文章冰雪抱。
即观此图见性灵,尘壒难侵空翠绕。峭然坐我天姥下,对之恨未识生早。
野鹿山麋本寡俦,两心契合堪绝倒。丹梯百丈凌清都,福地洞天何处无。
与生久客胡为乎,惊沙眯目时模糊。生既居山与山别,卧游日日携此图。
盍学叔{辶巳}且远去,持竿大泽随鸥鹭。不然思报信陵恩,慷慨夷门法乃祖。
我惜时无真豪雄,爱才讵少昌黎公。笔摇五岳那终穷,肯艳春碧轻秋红。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姥山的所见所感。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景、水色和云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志向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曦光真同赴壑蛇,身堕尘海无津涯。”描绘了日出时,阳光如同陷入深渊的蛇一样,无法照亮整个大地的景象。这里用比喻手法表现了天地间的广阔和深邃。

第二句“名山之约十年负,清游空絷白鼻騧。”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山之约的无奈与遗憾,以及对于清静生活的追求。这里的“白鼻騧”是指白鼻騧马,是一种高贵的马种,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第三句“梦魂忽忽到天姥,山耶云耶路半遮。”描绘了诗人梦中来到天姥山的情景。这里的“路半遮”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回环,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复杂多变。

第四句“云衣逢逢花黄鹤,山陂叠叠披青霞。”描写了云雾缭绕中的天姥山,以及山中飞鸟的美丽景象。这里的“云衣”、“花黄鹤”都是诗人想象中的美景,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第五句“野水无人起光怪,匹练旋见金背蟆。”描绘了野外清澈的水流中出现了奇异的光怪现象,以及金背蟆的出现。这里的“光怪”和“金背蟆”都是富有想象力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好奇。

第六句“天门詄荡回鸾车,却入迮径多书花。”描述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回到熟悉的道路时看到的花开花落。这里的“迮径”指的是狭窄的小路,而“多书花”则指花朵繁盛,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第七句“凉风萧萧吹我醒,檐前松月枝横斜。”描写了夜晚清凉的风声和明亮的月光,以及诗人独自站在屋檐下的感受。这里的“萧萧”和“横斜”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第八句“晨坐孤亭依树杪,庭宇窅深客来少。”描述了早晨坐在孤亭里欣赏景色的情景,以及庭院深深的宁静。这里的“孤亭”、“庭宇”、“窅深”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第九句“诸翁手提一灯画,开言首道侯生好。”描绘了众位老翁手持灯火准备绘画的场景,并开始讨论侯生的才能。这里的“侯生”指代侯元经,即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第十句“吾知生也天下才,奇崛文章冰雪抱。”直接点明了对侯生的赞美之词,认为他具有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文风。这里的“冰雪抱”形容其文风清新脱俗、高洁坚韧。

第十一句“即观此图见性灵,尘壒难侵空翠绕。”表示通过观赏这幅画作,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侯生的精神风貌和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的“性灵”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境界。

第十二句“峭然坐我天姥下,对之恨未识生早。”表达了作者坐在天姥山下,感叹自己还未完全领悟侯生的才华。这里的“恨未识”反映了诗人对侯生才情的渴望和对尚未达到的认识水平感到遗憾。

第十三句“野鹿山麋本寡俦,两心契合堪绝倒。”描绘了侯生与山林中的野兽相互呼应的情境,以及他们之间默契深厚的关系。这里的“绝倒”意味着双方心意相通、难以割舍。

第十四句“丹梯百丈凌清都,福地洞天何处无。”表示侯生拥有攀登至高境界的能力,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获得幸福和成功。这里的“福地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侯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第十五句“与生久客胡为乎,惊沙眯目时模糊。”表达了诗人对侯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辛酸与迷茫。这里的“胡为乎”意味着为何要如此辛苦地奔波。

第十六句“生既居山与山别,卧游日日携此图。”描述了侯生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每日携带画作作为陪伴。这里的“卧游”指侯生在山中悠闲自在地游览山水。

第十七句“盍学叔{辶巳}且远去,持竿大泽随鸥鹭。”表达了诗人对侯生离开尘世、远离喧嚣的羡慕之情,并劝他效仿古人学习隐逸之道。这里的“叔{辶巳}”指的是古代隐士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第十八句“不然思报信陵恩,慷慨夷门法乃祖。”表示诗人对侯生怀有感激之情,愿意为他的恩情回报而努力。这里的“信陵君”指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他广施恩德、结交贤才,成为后世楷模。这里的“夷门法”则指信陵君的门客们遵守信陵君制定的规矩和法则。

第十九句“我惜时无真豪雄,爱才讵少昌黎公。笔摇五岳那终穷,肯艳春碧轻秋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才华的珍视之情。这里的“昌黎公”指的是唐代文人韩愈,他以散文著称于世,被誉为“文章巨匠”。

这首诗通过对天姥山景色的描绘和对侯生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超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丰富,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