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桑花底坐凉飔,正是幽闺七月时。
作画应知特健药,镌书须倩伏灵芝。
甘回齿颊梨拳破,碧照衣襟竹个垂。
欲寄美人摇落思,芭蕉和露写新诗。
【注释】
初秋:秋季的开头时节。佛桑花:指菊花。底:底下。凉飔:凉风。幽闺七月时:指深闺中的夏天。特健药:特别强壮的药物。镌书:刻写文字。伏灵芝:伏羲氏,传说他以木为琴,故称伏羲氏为木公,木公是伏羲氏的别号。甘回:形容牙齿坚固。牙拳破:指用牙齿咬碎梨子。碧照:指日光照射。竹个垂:用竹子做笔架。芭蕉和露:指在芭蕉叶上写字或作画。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景,后三句抒情。
第一联:“初秋”两句,写景兼点时间。佛桑花即菊花,“坐”字写出作者在深宅内欣赏菊花的情景,凉爽宜人的秋风使菊花盛开。
第二联:“作画”两句,写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作者把作画比作服用药物,把刻写文字比作求得灵芝草的仙方,说明他对艺术创作的爱好和对创作过程的重视。
第三联:“甘回齿颊”两句,写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他刻苦创作的形象。
第四联:“欲寄美人”两句,抒情兼表意。诗人想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抱负。最后两句,诗人用芭蕉和露来形容自己在芭蕉叶上作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才情。
全诗语言朴实、含蓄隽永,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