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归骑随春风,墙头始见繁枝红。
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丁宁将车不辞远,准待明日寻城东。
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却如有语向元子,只恐欲睡闻苏公。
多情岂必谢儿女,旖旎自解怜柔踪。
红苞乍拆最娇小,深意含蓄诗人胸。
香车宝马满京国,藏春却在禅门空。
虚堂梵放下夕鸟,蒙蒙花影烟光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要仔细阅读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结合诗句加以赏析,注意不要只答出关键词。此诗写春日赏花之乐,以“昨朝归骑随春风”起笔,点明时间、地点,交代出游的原由。接着写初见海棠的情景:“墙头始见繁枝红”。花开于墙头上,说明是春天,是早晨;“红”,说明颜色鲜艳。这里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然后写因看到海棠而思念江南春色的心情: “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这句中的“颇思”,“懊恨”都表明作者对于美好的春色的留恋和喜爱之情。最后用“丁宁将车不辞远”,说明作者对此次游春之行的决心,并表示明日再来。最后两句写赏花之乐:“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作者在寺庙里欣赏着美丽的花儿,心情十分舒畅。

【答案】

【解析】

(1)昨朝归骑随春风,墙头始见繁枝红。

译文:昨天清晨我骑着马儿跟着春风归来,只见墙头上的海棠花已经盛开了。

赏析: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地点,交待了出游的目的,渲染出了一种清新愉悦的气氛。

(2)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译文:我很想欣赏江南春色,可惜梦中被早醒的晨钟所打断。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以及因不能如愿而感到遗憾的情绪。

(3)丁宁将车不辞远,准待明日寻城东。

译文:再三叮嘱驾车的人不要走得太急,打算明天再去城东赏花。

赏析:这一句写出作者的惜花之心,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

(4)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译文:正赶上朝廷选派官员外出,在寺院中观赏盛开的花朵。

赏析:这句诗描写了在寺院之中赏花的情景,表现出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5)却如有语向元子,只恐欲睡闻苏公。

译文:好像有话要说给我听,又怕听到苏轼那美妙绝伦的声音而入睡。

赏析:诗人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美的感受融为一体,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6)多情岂必谢儿女,旖旎自解怜柔踪。

译文:即使像少女一样娇羞也无妨,只要温柔体贴就能得到人们的怜爱。

赏析: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女子柔情万种的赞美之情。

(7)红苞乍拆最娇小,深意含蓄诗人胸。

译文:红苞刚刚打开,最是娇嫩可爱,它含而不露地表现自己的深意。

赏析:诗人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的娇嫩与含蓄,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8)香车宝马满京国,藏春却在禅门空。

译文:京城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香车宝马,而春天却藏在佛寺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京城中繁华的景象,同时暗寓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9)虚堂梵放下夕鸟,蒙蒙花影烟光笼。

译文:夕阳西下,鸟儿飞回庙堂,朦胧的花影笼罩着烟雾。

赏析: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象来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