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瓮秋风尚忆吴,古来项口势雄孤。
枫林色好迷烟雾,雁阵声寒乱舳舻。
离立髻鬟堪北顾,横陈衣带只东趋。
夜镫如昼凭阑乍,城郭扬州得见无。

【注释】

1.铁瓮:古称京城城门。

2.项口:这里是指江水。

3.枫林:这里是指秋天的树林。

4.雁阵:大雁飞行时排成的行列。

5.北顾:向北远望。

6.东趋:向东奔跑。

7.城郭:城楼和城墙。

8.扬州:古都,今南京一带地方。

9.得见无:能否看见。

【赏析】
此诗是写夜望京口(今江苏镇江)之作。诗人以“夜”“灯”两字起兴,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江天夜景图,然后由景入情,抒写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和思乡之苦。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冷凄婉,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铁瓮秋风尚忆吴”,点明地点、时间和节令:时间在深秋;地点在镇江的江边;节令正是秋天。“尚忆吴”,即仍然怀念着故国(指金陵)。
次句“古来项口势雄孤”,承上而来,从眼前实景生发出对历史的联想。“项口”,即长江。这句说:自从建都以来,长江就如一匹雄健的骏马,一直奔腾向前。这一句既是写眼前景色,也是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因为诗人想到,自己生长的地方,正是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地方,如今自己远离了这块热土,不禁产生了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第三句“枫林色好迷烟雾”,写江边枫叶的颜色,用一个“好”字加以赞美,使枫叶显得更加美丽。而“迷烟雾”三字则形容了江面的雾气迷蒙的景象,给诗人带来了朦胧美。这一联是写景,但其中也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第四句“雁阵声寒乱舳舻”,写江中雁群飞翔时发出的叫声,使人感到凄凉萧索。而“乱舳舻”三字又写出了江上船只之多,给人以拥挤杂乱的感觉。
第五、六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所见所感:“离立髻鬟堪北顾,横陈衣带只东趋。”这里说的是诗人站在江边眺望的情景:他看到远处有女子立于江滨的山岗之上,可以向北远望;而在江面上则有船只排列成一队向东驶去。诗人之所以能见到这些景象,是因为他自己也在向东奔去,所以感到十分亲切。然而,这种景色虽然美好,但却无法消除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悲凉。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夜镫如昼凭阑乍,城郭扬州得见无?”这里的“夜镫”指的是灯火通明的灯笼。“如昼”,形容灯光非常明亮。而“凭阑”则是站在栏杆上。“乍”是突然的意思。这两句说:在这样明亮的夜色中,我突然倚栏远眺,发现扬州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这一句中的“得见无”,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孤独与迷茫。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前四句描写了江边枫叶的美丽,以及江中雁群的飞翔和船只的行驶;后四句则通过诗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冷,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