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满径秋萧瑟,太常斋期日复日。
不斋呼我同醉醒,论诗挥霍惊户庭。
新诗句法出有自,烟水凡间全吐弃。
自叹倔强不谐俗,我谓蕴藉尽如意。
枯肠沃酒须淮渑,才薄敢与夸代兴。
别裁往往出心得,益勿克违龟十朋。
霜风拂拂上陵去,敝箧空囊属徒御。
健句携归得神助,欲索解人谁殆庶。
炰羔烹鹿莫匆遽,诗中至味我先饫。
【注释】
- 奉常金桧门姑丈招饮论诗有作:指作者被奉常金桧的门人邀请一起饮酒谈论诗歌创作。
- 黄花满径秋萧瑟:黄花(菊花)盛开,满路芳香。
- 太常斋期日复日:太常寺的斋戒时间一天又一天。
- 不斋呼我同醉醒:不斋的时候叫我一起来喝酒和呕吐。
- 论诗挥霍惊户庭:讨论诗歌时挥洒自如,令人惊讶不已。
- 新诗句法出有自:新的诗句技巧出自自然。
- 烟水凡间全吐弃:在烟水之间,全部抛弃凡尘琐事。
- 自叹倔强不谐俗:自我感慨,倔强而不合于世俗。
- 我谓蕴藉尽如意:我认为含蓄蕴藉的诗作完全符合心意。
- 枯肠沃酒须淮渑:用枯肠(指诗人的才情)来浇灌美酒,需要以淮河水或渑池水作为调味剂。
- 才薄敢与夸代兴:我才能浅薄,不敢与当代诗人相比。
- 别裁往往出心得,益勿克违龟十朋:另外裁制诗文往往出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加不要违背了《诗经》中的“九歌”原则。
- 霜风拂拂上陵去:秋风阵阵吹拂着上陵而去。
- 敝箧空囊属徒御:我的箱子已经空荡荡的,只好依靠徒弟们了。
- 健句携归得神助:健壮的句子带着它们回到家乡,能得到神的帮助。
- 欲索解人谁殆庶:想要寻求理解的人还有谁呢?
- 炰羔烹鹿莫匆遽:烹煮羔羊肉不要太匆忙。
- 诗中至味我先饫:诗歌中的美味我先品尝够了。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九月,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因奉旨修撰《国史》,而应奉常金桧之约,赴宴吟咏菊花,并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是作者应诏而作,借咏菊以抒怀,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及对自己诗学的自信与自负。
首联“黄花满径秋萧瑟”,写菊花开遍道路两旁,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黄花”即菊花,这里用“黄花”代指菊花。
颔联“太常斋期日复日”,“太常”指的是金氏家族的官职,“斋期”就是祭祀的日子。诗人因为应诏修国史而到金家作客,所以金氏就请他饮酒赋诗。“日复日”即每天都如此。
颈联“不斋呼我同醉醒”,“斋”在这里指的是斋戒的日子,“呼我同醉醒”是指请诗人喝酒直到呕吐,这两句表现了金氏的豪爽。
尾联“论诗挥霍惊户庭”。诗人和金氏一边喝酒一边谈诗,诗人挥洒自如,令周围的人都感到震惊。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菊花,一开一收,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全诗语言平易,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自然。诗人以菊花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