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语无多别思催,只今蜡炬半成灰。
刘蕡曾上千言策,庞统应非百里才。
鹤径扫开残月路,马蹄踏碎乱云堆。
此行莫道增惆怅,分得清风两袖来。
【注释】
- 别语无多:离别的话不多。
- 只今:现在。
- 蜡炬(là zhú):点燃后会慢慢熔化的蜡烛。
- 刘蕡(fén):唐代文学家,曾上书皇帝,提出改革弊政的意见。
- 庞统(páng tǒng):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的同乡。
- 鹤径:像鹤一样的小道。
- 残月路:月光下的小道。
- 马蹄:马的蹄声。
- 分得清风两袖来:形容风送清凉而来,如同得到两袖清风一样。
【译文】
离别的话不多,但思念之情已经难以忍受,如今蜡烛快要燃尽一半了。
刘蕡曾经上过千言万语的奏疏,庞统应该是有百里之才的人。
鹤径扫开残月小路,马蹄踏碎漫天乱云。
这次出行不要感到惆怅,将得到一阵清爽的微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分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第一句“别语无多别思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离别的话不多,但思念之情却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无法承受。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显得更加深沉。
第二句“只今蜡炬半成灰”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蜡烛燃烧到一半就熄灭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半成灰”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第三四句中“刘蕡曾上千言策,庞统应非百里才”则是对两位好友的评价和期望。刘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千言万语的奏疏足以说明他的智慧和才能;而庞统则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的才华和智慧足以胜任任何工作。这两句既是对两位好友的赞美,也是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鹤径扫开残月路,马蹄踏碎乱云堆”则是对离别场景的生动描绘。鹤径扫开了残月之路,马蹄踏碎了漫天乱云。这种景象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它象征着诗人在离别之际的豁达和豪情,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创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