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岭重冈辇路斜,莲台高护梵王家。
潭深应有鱼龙伏,山静惟闻鸟雀哗。
铜殿慈云环宝相,石坛法雨散天花。
寺僧亦切瞻云愿,争扫璇宫迓翠华。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宝华山景色的诗作。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复岭重冈辇路斜,莲台高护梵王家。
  • “复岭重冈”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绝。“辇路斜”则是指山路蜿蜒曲折,如同在云端行走,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莲台”在这里象征着佛教圣地,代表着佛教的清净和崇高。“梵王家”则是指佛教中的天界,代表着佛教信仰的最高境界。
  • 整句诗描绘了宝华山峰峦叠嶂,山路迂回曲折,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
  1. 潭深应有鱼龙伏,山静惟闻鸟雀哗。
  • “潭深”指的是湖泊深邃,清澈见底。“鱼龙伏”则是指水中鱼儿和龙蛇在水中潜藏,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 “山静”则是指山林宁静,没有喧嚣声。“鸟雀哗”则是指山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整句诗描绘了宝华山下湖泊深邃、鱼儿和龙蛇潜藏的景象,以及山林宁静、鸟儿欢歌的场景。这些自然景物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1. 铜殿慈云环宝相,石坛法雨散天花。
  • “铜殿慈云”指的是古老的铜殿上笼罩着慈悲的云雾,给人以庄重而神圣的感觉。“宝相”则是指佛像庄严的相貌,代表着佛法的尊严和力量。
  • “石坛”指的是石质的祭坛,用于举行祭祀仪式。“法雨”则是指佛法如雨般普降众生,代表着佛法的无边无际和普渡众生的功德。“天花”则是指佛光四射、祥云缭绕的景象,象征着佛法的神秘和崇高。
  • 整句诗描绘了宝华寺铜殿上慈悲的云雾环绕,佛像庄严,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无边无际的赞叹之情。
  1. 寺僧亦切瞻云愿,争扫璇宫迓翠华。
  • “寺僧”指的是宝华寺的僧侣,他们虔诚地朝拜天空,祈求佛祖庇佑。“瞻云”则是指仰望天空,表示他们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 “璇宫”指的是古代皇家宫殿的名称,这里指代宝华寺。“迓翠华”则是指迎接皇帝或贵宾的到来,表示他们对尊贵客人的欢迎之情。
  • 整句诗描绘了宝华寺的僧侣们虔诚地朝拜天空,祈求佛祖庇佑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尊贵客人到来的热情和期待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宝华山的自然美景和寺庙建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