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枫
【译文】 在慧眼的洞察下,开半亩红莲碧沼; 在烟花的意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注释】 1. 慧眼光中:以慧眼来看待事物,形容看得十分明白。 2. 红莲碧沼:池塘里的荷花盛开,颜色鲜艳。 3. 烟花:指天上的云彩,象外指超出常理、意外之外的意思。 4. 象外:佛教语,比喻超出常规之外。 5. 一堂:一间房屋或厅堂。 6. 白月清风:形容清静美好的环境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起韵,押入声十五合韵。全诗四联,第一、三、四句对仗工整。“日下书怀”即写诗人于日暮时分,在书房中怀念故乡之情。“皎皎双白鹤”,以洁白的鹤比喻自己,写出了诗人清高脱俗的人格。“爱养在庭阶”,表现诗人对家园的依恋之情。“岂无万里心,欲飞且徘徊”,诗人虽渴望展翅高飞却因家乡而踌躇不前,写出了思乡的迫切心情。“一从离乡里,星纪几迁推。”“一从”二字,点明了离别的时间
日下书怀 徐市务汗漫,文成何荒渺。 婴姹事非真,蓬莱路亦杳。 金石多误人,反以速其老。 人生倏如寄,养身自有道。 心恬理自顺,德浴身克澡。 篯铿不为寿,颜子岂为天。 三命有尽期,荣名为永宝。 注释: 日下书怀:白天在书桌前思考或写作的诗歌。 徐市务汗漫:徐市致力于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文成何荒渺:文章成就虽高,但思想却显得虚无缥缈。 婴姹事非真:世间的男女之事并非真实存在。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宝华山景色的诗作。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复岭重冈辇路斜,莲台高护梵王家。 - “复岭重冈”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绝。“辇路斜”则是指山路蜿蜒曲折,如同在云端行走,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莲台”在这里象征着佛教圣地,代表着佛教的清净和崇高。“梵王家”则是指佛教中的天界,代表着佛教信仰的最高境界。 - 整句诗描绘了宝华山峰峦叠嶂,山路迂回曲折
【注释】 日下:太阳下山时,这里指黄昏。 挟(xié)策:拿着书简。 弱冠余(wěi guàn yú):二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所以称弱冠。 中外:内外,指朝廷、地方。 四十载:四十余年。 帝都:京都,这里指首都,即长安。 增气象:增加气象,意指景象大为改观,形容京城的变化。 市阛(chùn):市集和街巷,阛即街巷。 衣冠(guān huán):指士大夫阶层。 徕远服(lái
燕子矶 千寻坠石瞰江边,绝迹凌空势欲翾。 神物无风翻骇浪,潜灵挟雨出重渊。 岩虚䆗窱工延月,树接枝柯不漏天。 试上离宫最高处,金焦雨点入苍烟。 注释: 1. 千寻坠石瞰江边:形容燕子矶的石头高耸入云,俯瞰着江水。千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约等于八尺,一千寻就是八千尺。 2. 绝迹凌空势欲翾:形容燕子矶的高耸入云,如同鸟儿在高空飞翔,姿态优美。 3. 神物无风翻骇浪:形容燕子矶像神灵一样
昔我初挟策,年当弱冠余。 中外四十载,还复来帝都。 城阙增气象,市阛多欢娱。 衣冠徕远服,第宅耀长衢。 衮衮台省中,奕奕英乂居。 曩时同学者,朗若晨星疏。 偶逢一二人,相揖讶髭须。 所遇非旧观,老大增长吁
沈世枫是清代的诗人,他的字号为东田,号坳堂,出生于归安。 沈世枫在雍正年间考取了进士,随后在清朝的政治生涯中担任过湖北布政使和湖南按察使等重要职务。他的主要作品收集在他的《十笏斋诗》中,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