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首镫帘歌舫,板桥舒怨工。叹黍稷、遍满荒城,斜照里、断穗摇风。
繁华真如坠翼,瑶台路、阻隔情未通。剩故人、片霎因依,凭樽酒、映颊生醉红。
对镜自嗟悴容。熏笼伴泪,浮踪怕问蚕丛。恨入焦桐。
指音乱、谱难重。输他半江流水,早暮去、更能东。悲欢暂空。
相逢未拟负,春事中。
绮寮怨读大壮词有感,用韵却寄,并简匪石
转首镫帘歌舫,板桥舒怨工。叹黍稷、遍满荒城,斜照里、断穗摇风。
繁华真如坠翼,瑶台路、阻隔情未通。剩故人、片霎因依,凭樽酒、映颊生醉红。
对镜自嗟悴容。熏笼伴泪,浮踪怕问蚕丛。恨入焦桐。
指音乱、谱难重。输他半江流水,早暮去、更能东。悲欢暂空。
相逢未拟负,春事中。
注释:
- 绮寮:华丽的住所。怨读:读起来带有怨气的诗句。大壮词:指诗歌。有感:有所感悟。
- 转首:回头。镫帘:灯下的帘幕。歌舫:载着歌声的游船。板桥:木板铺成的小桥。舒怨:抒发怨恨之情。工:工整。
- 黍稷:指庄稼,这里比喻百姓的生活。荒城:破败的城市。斜照里:傍晚时分,光线斜照在地面上。断穗摇风:风吹动稻谷随风摇曳。
- 繁华:繁荣兴盛的景象。真如坠翼:就像鸟儿坠落了翅膀一样,形容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活力。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宫。阻隔:被隔绝阻断。情未通:感情无法相通。
- 剩故人:剩下的旧日朋友。片霎因依:片刻间因为依靠而相聚。凭樽酒、映颊生醉红:靠着酒杯,脸颊染上醉意的红色。
- 对镜自嗟悴容:对着镜子自己感叹容颜憔悴。熏笼:香炉,常用以熏香。伴泪:陪伴眼泪。浮踪:漂泊不定的行踪。怕问蚕丛:害怕询问关于蚕丛山的问题。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地名,此处指四川一带。
- 恨入焦桐:恨意深入到心弦深处。指音乱、谱难重:手指弹奏出的声音混乱,谱子也无法再被演奏出来。输他:让他赢过我。半江流水:一半江水向东流逝。早暮去、更能东:早晚都会向东流去,更加没有希望了。悲欢暂空:暂时的悲伤和欢乐都消失了。相逢未拟负,春事中:相见时并未打算辜负对方,春天的事情也还没有完成。
赏析:
《绮寮怨》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生活十分困顿。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在黄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全词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各自的主题。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作者对繁华逝去的感慨,以及与旧友重逢的喜悦。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感慨。第三部分则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词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