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市朝隐,今见丘山性。
循隙遵荒途,服御迫从政。
高怀缅前修,倞志崇逸行。
灵峰何年辟,山寺弥幽夐。
故老厌喧嚣,颇言寄觞咏。
风雪满天地,不踏孤山径。
寒葩岂终荣,根枯随岁竟。
三椽写新构,百树复前盛。
障岩修竹密,凿土方池净。
惬心在寓目,苍翠深相映。
栖止爱长夏,非必悦冬令。
沈冥契妙理,世缘绝将迎。
幽籁发清虚,知情信予圣。
诗句与译文对照
- 昔闻市朝隐,今见丘山性。
- 注释:过去听说过远离喧嚣的隐居之地,现在见到的是山野的自然本性。
- 赏析:诗人表达了从城市到山野的转变和内心的转变,从喧嚣转向了自然的宁静和简朴。
- 循隙遵荒途,服御迫从政。
- 注释:沿着缝隙遵循着荒芜的道路,为了服从政务不得不出行。
- 赏析:这句描绘出诗人被迫离开家乡去面对政务,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
- 高怀缅前修,倞志崇逸行。
- 注释:心怀高远怀念先辈,立志追求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
- 赏析:诗人通过对先人行为的追忆,表现出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清逸的生活态度。
- 灵峰何年辟,山寺弥幽夐。
- 注释:灵峰山何时被开辟,山林中的寺院显得非常幽静深远。
- 赏析: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山中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 故老厌喧嚣,颇言寄觞咏。
- 注释:老人厌倦了城市的喧闹,常常借酒来抒发感慨。
- 赏析: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都市生活的矛盾心理,既享受其繁华又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
- 风雪满天地,不踏孤山径。
- 注释:风雪覆盖了整个世界,我不踏上孤独的山路。
- 赏析:诗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守自己的选择,体现了坚毅的个性和对自由的向往。
- 寒葩岂终荣,根枯随岁竟。
- 注释:寒冷花朵岂能长久繁盛,它的根枯萎随着岁月而终结。
- 赏析: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三椽写新构,百树复前盛。
- 注释:用三个椽子搭建了新居,上百棵树再次焕发了繁荣的景象。
- 赏析:诗人以新居为背景,展现了个人生活的变迁和重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障岩修竹密,凿土方池净。
- 注释:遮挡岩石的茂密竹林,凿出的土壤正好形成了一个清澈的池塘。
- 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品味和追求。
- 惬心在寓目,苍翠深相映。
- 注释:心情愉悦是因为眼前景色,绿色的树木深深相映成趣。
- 赏析:诗人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 栖止爱长夏,非必悦冬令。
- 注释:喜爱在夏天栖息,并非一定喜欢冬天。
- 赏析:诗人对季节的偏爱,反映了他对不同季节自然景观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 沈冥契妙理,世缘绝将迎。
- 注释:沉浸于深奥的道理之中,超脱世间的纷纷扰扰。
- 赏析:诗人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对内心世界的专注。
- 幽籁发清虚,知情信予圣。
- 注释:幽静的山谷中响起清晰的声响,这让我坚信自己拥有圣人的智慧。
- 赏析:诗人借助自然的音响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