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惊草木,叶落还归根。
流水赴大壑,不复顾其源。
此自何得丧,百虑煎精魂。
悠游可卒岁,世事难具论。

【注释】

《秋明室杂诗》:秋天的晚上,在室内吟咏的诗歌。杂:随意写,不拘于形式。

霜风:指深秋的冷风。

惊:惊扰

草木:《古诗十九首》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之句,此处借喻秋风。

叶落还归根:指万物生长皆有其规律和归宿。

大壑:指山间大水沟,即深渊。

百虑:各种忧虑。

精魂:精神,灵魂。

卒岁:度过一年,过完一年。卒,尽也。

世事难具论:世间事很难说得清。难具论,难以说清楚。

【译文】

深秋的冷风吹动着草木,它们被风吹得东摇西晃,纷纷落下,最终回归到它们的根上。

流水奔流入深渊,不再回望它的源头。

这是什么原因?我百思不得其解,忧虑重重地消磨着我的精神。

悠闲自在地度过一年,但世事纷繁难以一一说清楚。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自己忧思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落叶归根、大江滚滚等现象,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既有深沉的感慨,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开头两句“霜风惊草木,叶落还归根”,是说深秋时节,霜风凛冽,草木凋零,而落叶却会回归到它们的根上。这里用落叶归根来比喻人的生命归宿与自然规律相一致,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法则的认同。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含蓄,既形象又寓意深远,给人以深思。

接下来两句“流水赴大壑,不复顾其源”,是说流水奔流不息,最终会汇入深渊,而不会回到起点。这里的“不复顾其源”可以理解为流水虽然不断向前流淌,但它始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轨迹,不会偏离或改变方向。这与人的一生有着相似之处,人生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守本心,遵循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能不断前进并取得成功。

最后两句“此自何得丧,百虑煎精魂”,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困境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生之所以会有得失之患,是因为我们过于忧虑和焦虑。过度的忧虑不仅会消耗我们的精神,还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包袱,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困境。

最后两句“悠游可卒岁,世事难具论”,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他认为只有悠闲自在地度过每一天,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同时,他也认为世间事很难说清楚,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好坏或是非之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