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清晖觉梦频,披云驱犊散轻尘。
投分南北依谁定,螺列东西辨未真。
向道但饶椎髻客,前呵不用放衙人。
平明好逐东升上,我亦从今莫问津。
【注释】
晓发:早晨起身。他里雾:山中的雾气,指山中景色。一枕清晖:一觉醒来时,看到天空的阳光。披云驱犊散轻尘:披开云雾赶着牛,驱散轻飘的尘土。投分:投契、相合的意思,这里指朋友之间情意深重。螺列:形容山峰高峻。辨未真:分辨不出真假。前呵:前面吹号角的声音。放衙人:官员外出时鸣锣打鼓的仪仗队。东升:东方初升的太阳。向道:向来。但饶椎髻客:只有那些喜欢梳着椎形发髻的人,才能领略到其中的情趣。前呵不用放衙人:不需要鸣锣打鼓的仪仗队了。平明好逐东升上,我亦从今莫问津:天刚破晓,就随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出发,我也要从此不再询问渡口。
【赏析】
《晓发他里雾》是诗人王驾所作。此诗写晨起出山时的所见所感,以“晓发”为题,描写了作者晨曦初照时,离开山村来到另一座山的途中,所看到的山中雾气和景物,并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离别时的惆怅。
首句“晓发他里雾”,直接点明了题目,交代了时间(早晨)、地点(山中)和事情(出发)。次句“一枕清晖觉梦频”,“一枕清晖”即一觉醒来时,看到天空的阳光。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早起后,看到的山中的雾气已经散去,天空变得明朗起来,于是才感觉到昨夜做的是一个好梦,醒来时感觉有些奇怪。三句“披云驱犊散轻尘”,诗人披开云雾赶着牛群,驱散了轻飘的尘土,继续前行。四句“投分南北依谁定,螺列东西辨未真”,这是在说诗人和朋友分别之后,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标是什么。五句“向道但饶椎髻客,前呵不用放衙人”,诗人说以前那些喜欢梳着椎形发髻的人,才能领略到其中的情趣,现在不需要鸣锣打鼓的仪仗队伍了。六句“平明好逐东升上,我亦从今莫问津”,诗人说天色刚刚破晓,就随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出发,我也要从此不再询问渡口了。
全诗以“晓发他里雾”为题,写诗人清晨出门的情景,描绘了山雾、朝霞、清泉以及沿途的山川美景。诗人用“晓发”作标题,既表明了时间的早晚、地点的远近,也点明了人物的心情。诗中通过“一枕清晖”等词语表现了清晨的美景;通过对“投分南北依谁定”等句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通过对“向道但饶椎髻客”等句子的表述,表现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