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轻为别,扁舟去渺然。
干戈南国外,雨雪大江边。
信宿行应远,登楼望独悬。
春来能几日,客梦益相牵。

《秦笛仙赴岳州两梦见之》是清代诗人周体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薄暮轻为别,扁舟去渺然。”描述了诗人在薄暮时分与友人告别,朋友乘坐扁舟离去,显得非常遥远。这里的“薄暮”指的是天色渐晚,而“轻为别”则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轻松态度。
  • “干戈南国外,雨雪大江边。”描绘了国家战争纷扰的背景和大江边的寒冷景象。这里的“干戈”指的是兵器和战争,而“雨雪”则形容了天气的寒冷,同时暗示了战争带来的不安和困扰。
  • “信宿行应远,登楼望独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遥远的担忧,以及自己在楼上独自眺望的情景。这里的“信宿”意味着经过一晚的行程,而“独悬”则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春来能几日,客梦益相牵。”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担忧春天的短暂,因为这样的季节最容易让人产生思乡之情。这里的“春来”指的是春天到来的季节,而“客梦”则是指自己的梦境,诗人通过梦境与友人相见,却又难以长久。

周体观的这首《秦笛仙赴岳州两梦见之》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诗中的“信宿行应远”等词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