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仪炜
【注释】 出:出发。彭蠡湖在浔阳郡东,大孤山在湖口,是长江和鄱阳湖的分水岭。大孤山又名匡山,在庐山之南,为江南第一峰。望:眺望。中峦,指庐山的中部山脉,这里泛指庐山。 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缥缈:形容轻淡飘渺、难以捉摸的样子。 征车:远行的车子,这里指诗人自己。百尺峰:即匡山,庐山的主峰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从江城出发,经彭蠡湖畔,望见匡山
中宿峡 巨灵斧天根,斸玉一万仞。 云霞幻幽茜,风雨逼遒峻。 厂树交空嵌,岑苔互薄晕。 惊禽拂波驶,落翠袭衣润。 林光澹日气,涧响写花韵。 丛绿疑无垠,群香但相紊。 扁舟溯春涨,篙楫竞分寸。 灵境开清虚,艰程若轻迅。 思元本初志,招隐岂非分。 遂令纾归心,前途缓遥趁。 注释: - 巨灵斧天根:指巨大的神力如同巨斧劈开天根,描绘峡谷的壮丽景象。 - 斸玉一万仞:形容峡谷深处有玉石般高耸的山峰。 -
诗句解释: 1. 偕王三远甫看落叶 - 此句描述了诗人与三位远方的朋友一同观赏落日的美景,强调了友情和自然美的结合。 2. 秋柯无静音,风过有鸣萚 - 秋天的树木没有声音,但风吹过时会有叶子落下发出声响。这里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声音。 3. 卷帘庭草深,寒绿动萧索 - 当卷起窗帘,发现庭院深处的草已经变深且带有寒意,暗示季节已进入深秋。 4. 娟娟天际流,簌簌林间萼 -
【诗句】 - 自岐岭放舟至青溪 - 万山回一川,旋转入空曲。 - 轻舟历苍翠,百折到深绿。 - 泠泠云际风,淅淅石间瀑。 - 群峰得花意,众鸟袭珍服。 - 炫奇斯怵心,过险不瞬目。 - 何如山阿人,诛茅自成屋。 【译文】 在岐岭的山脚下,我乘船到了青溪。 群山环绕,形成曲折的山谷。 我乘着小船穿过一片绿色的丛林, 经过了许多曲折,来到了深深的绿色。 在天空中轻轻飘动的云雾之间,传来了清凉的风声
答许明经 荆山三日前的雪,老树奇特竹子折断。 县南许子关闭门,惠我新诗句清绝。 玄言如环笔如铁,论说波翻思云谲。 琅琅掷地金石坚,诩诩回春肺肝热。 宣州栗炭红地炉,步廊深幕交流苏。 十千美酒二八姝,风力不到年光殊。 不如此诗温且腴,暖气袭我心神愉。 窗前坐对两峰白,恍是吉贝铺天衢。 秦淮八月胜流集,一万人中与君揖。 花光两行尽回首,山翠四围皆拱立。 此时奇气不可当,龙剑矢矫空天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山溪边夜坐观星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详细释义: 1. 隔岸楼台一水分,山容全写李将军。 - 注释:隔着河岸,可以看到楼台与流水相连,整个山的形状就像李将军的形象。 - 赏析:这里用“隔岸”二字,营造出一种距离感,让人联想到远处的楼台与近处的流水,形成了一个空间上的对比。同时,“山容全写李将军”则巧妙地将山峰的形状比喻为李将军的英姿
【诗句解读】 - 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 注释:淮水在东方流过,两座山峰如同贵宾一般庄严地耸立在那里。 - 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 注释:金制的简册承接着华丽的装饰,象征着开启光明与希望;元圭是古代帝王赐给臣子的玉器,代表着对大地的敬畏。 - 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 注释:现在的地名已经发生了变化,曾经有一个叫做“当涂”的国家,但那里的遗迹仍然流传了下来
【注释】 山溪夜坐:在山溪边坐着。 疏砧(zhēn):稀疏的砧声,指砧木上敲击着的器具。清切:清晰悦耳。夜阑(lán):夜深。阑:尽。四面宽:指周围视野宽阔。 半下西风山翠冷,独看明月剑花寒:风吹动山上的树叶发出的声音,使山林显得更加寂静。剑花:指月亮。 澄(chéng)波有梦流难去,磐(pán)石无心坐觉安:水波清澈见底,好像在梦中流动一样难以挽留;磐石没有感情,坐在上面反而觉得心平气和。
【注】偕:和。邵文纶:名不详,与作者同时人。怀远青云楼:在今湖北武昌。帝乡:指京都。甥馆:外甥的府第。原隰:低洼之地。童律:儿童律诗。无功:没有功劳。宜有罚:应该受罚。防风后至:古代传说中周防风氏迟到,被舜流放。《左传》宣公十二年。荒墟庙貌成萧瑟:荒废的祠庙显得凄凉。泽国山图:泛指风景秀丽的山水画。嗣服:继承君位的人。钧台:在今河南荥阳东,为夏禹所筑。史臣:史官。侈说辛壬:《史记·殷本纪》
扬州别宋学博家进士 十年不听广陵箫,浅醉重寻旧板桥。 忽尔伤心成雨别,可能奇气为花消。 红窗悄夜欢愁梦,碧月春江上下潮。 仍是扁舟送归客,熟梅风里过金焦。 注释:十年来我未曾听到过扬州的笛声,只是微醺中再次寻找那熟悉的桥边。忽然间我被这别离之情伤得泪流满面,可能是那奇异的气息都消散在了花朵之中吧。深夜红窗下的欢乐忧愁如梦如幻,碧绿的月光映照下春江潮水涌动。依旧是那扁舟载着我送别归来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