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砧清切夜阑干,小阁临溪四面宽。
半下西风山翠冷,独看明月剑花寒。
澄波有梦流难去,磐石无心坐觉安。
欹枕乍眠眠又起,卷帘秋在五云端。

【注释】

山溪夜坐:在山溪边坐着。

疏砧(zhēn):稀疏的砧声,指砧木上敲击着的器具。清切:清晰悦耳。夜阑(lán):夜深。阑:尽。四面宽:指周围视野宽阔。

半下西风山翠冷,独看明月剑花寒:风吹动山上的树叶发出的声音,使山林显得更加寂静。剑花:指月亮。

澄(chéng)波有梦流难去,磐(pán)石无心坐觉安:水波清澈见底,好像在梦中流动一样难以挽留;磐石没有感情,坐在上面反而觉得心平气和。

欹(yī)枕乍眠眠又起:斜靠在卧具上,一会儿睡着,一会儿醒来。欹:倾斜。忽醒忽寐,形容人心情不安定。

卷帘秋在五云端:推开窗户看见秋天的景象,秋天已经高高地浮游在云层之上了。五云:指天空中的云朵,这里泛指云天。

赏析:

此篇写诗人在山中溪边夜坐观月的情景。诗从“夜阑”开始描写,“疏砧”、“小阁”、“四壁”等词语营造了一个静谧、幽远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首联“疏砧清切夜阑干,小阁临溪四面宽。”写诗人夜晚在山中小屋内,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感觉这声音清晰而悦耳。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四周景色的广阔。

颔联“半下西风山翠冷,独看明月剑花寒。”诗人独自坐在山间小屋中,看到西边风中的山景,感到一片宁静。此时,一轮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月光如剑般明亮刺眼,给周围的景色增添了一份寒冷的气息。

颈联“澄波有梦流难去,磐石无心坐觉安。”诗人看到清澈的水流似乎在梦中流动,无法留住,而坚硬的磐石却让人感到安心。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尾联“欹枕乍眠眠又起,卷帘秋在五云端。”诗人斜靠在卧具上,一会儿睡着了,一会儿醒来。推开窗户,看到了秋天的景象,秋天已经高高地浮游在云层之上了。这一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