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还濯足,信宿憩精庐。
鸟雀知斋磬,蛟龙护赐书。
僧归落照下,帆出晓烟初。
底事劳詹尹,江潭好卜居。
【注释】
振衣:抖去衣服上的灰尘。濯足:洗脚。信宿:住宿一晚。斋磬:斋戒时用的磬,这里指僧人。蛟龙:指水中的蛟龙,这里指船。詹尹:官名,掌理卜筮之事。江潭:指江边的水边平地。好卜居:喜欢在江潭一带居住。
【赏析】
《同宋荔裳牧仲谭长益游宿焦山分韵》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与友人游览焦山,夜宿精庐的情景。全诗以“宿”贯串起前四句,后三句写日出时离开精庐。
首联“振衣还濯足,信宿憩精庐”,诗人在焦山上,抖去衣服上的灰尘,洗净双脚,然后住进了僧人居住的精庐。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游览焦山,夜宿精庐的情景,为下文作了铺垫。
颔联“鸟雀知斋磬,蛟龙护赐书”,写诗人在焦山上夜晚听到鸟儿们知道有僧人用斋戒时用的磬来诵经,并守护着官府赐予的诏书,而蛟龙则护卫着船帆,准备启航。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夜宿精庐时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僧归落照下,帆出晓烟初”,写清晨时分,僧人归来,夕阳已落在山下,而船帆刚刚驶出了早晨的雾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晨起离去时的情景,为全诗增添了一份诗意。
尾联“底事劳詹尹,江潭好卜居”,诗人感慨自己为何要费尽心思去占卜未来,不如在长江边上的好地方安家定居更为合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焦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