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予三至,支离剩此身。
谁怜单外客,又送故乡人。
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
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

【注释】

  1. 白门:指南京。
  2. 支离剩此身:形容身体衰弱,精神疲惫。
  3. 单外客:指单身在外的游子。
  4. 米说江南贱:比喻物价低廉。
  5. 烽传海上频:战乱频繁,烽火不断。
  6. 将军:泛指有军功的人。
  7. 醉尉:指不务正业的酒鬼。
  8. 相嗔:相互责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王长子归乡之作。全诗四联,首联点出“返白门”事,次联写久别重逢之喜悦与依依不舍之情,三四联写送别情景,末联抒发感慨。
    第一联“送王长子返白门长子旧镇闽留滞十六载矣”,起笔点题,交代了送别的原因和双方的身份关系——王长子是作者的长子,王长子又是福建的长官,故称“长子”。这一句中包含了作者对友人长久滞留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第二联“八载予三至,支离剩此身”,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闽地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之情。由于王长子在闽地生活了很长时间,身体变得瘦弱,精神状态也不佳。
    第三联“谁怜单外客,又送故乡人”,转折到送别的情景。这里用到了“谁怜”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王长子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同时,“又送故乡人”也暗示了王长子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踏上了归途。
    第四联“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继续描写送别时的场景。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一方面,物价便宜、战争不断;另一方面,将军们却厌弃这样的生活,而醉尉却无所顾忌地喝酒。这里的“将军”和“醉尉”分别指那些有军功的人和不务正业的人。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混乱。
    最后一句“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总结了全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将军们都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而醉尉们却仍然无所顾忌地喝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