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兀坐对灯残,归计先愁百八滩。
尔又远来余未去,高堂清泪几时干?

《靖公弟至》是明末清初诗人周亮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弟弟的重逢场景,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彼此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的第一句:“荒城兀坐对灯残”,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荒凉的城市中,面对着微弱的灯光,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灯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而“残”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诗的第二句:“归计先愁百八滩”,表达了诗人因家事而心生忧愁的情感。这里的“百八滩”指的是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诗人因此感到忧虑和不安。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和未来的担忧。

  3. 诗的第三句:“尔又远来余未去”,描绘了诗人与弟弟久别重逢的情景。这里的“尔”指代弟弟,而“余”则是诗人自己。诗人用“又远来”表示弟弟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喜,而“余未去”则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到来的喜悦之情。

  4. 诗的第四句:“高堂清泪几时干”,描绘了诗人看到弟弟归来后,家中亲人的激动与感动。这里的“高堂”指的是家中的长辈或母亲,而“清泪”则象征着亲情的深沉与真挚。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家人团聚的喜悦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靖公弟至》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把握,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亲情与友情的深深理解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