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遣云门客渡潍,{氵夫}淇东下尽荒陂。
秋风野水韩王坝,落日高台李相碑。
石址空鞭山鬼骨,桑田乱垦海龙皮。
当餐颇忆如瓜枣,幻渺仙人不可期。
东武怀古
更遣云门客渡潍,{氵夫}淇东下尽荒陂。
秋风野水韩王坝,落日高台李相碑。
石址空鞭山鬼骨,桑田乱垦海龙皮。
当餐颇忆如瓜枣,幻渺仙人不可期。
注释:
更遣云门客渡潍:指派云门寺的僧人渡过潍水。
{氵夫}淇东下尽荒陂:指在淇河边上建起了荒废的陂池。
秋风野水韩王坝:指在韩王故址旁修建了一座水坝,以抵御秋风带来的洪水。
落日高台李相碑:指在李相故宅旁修建了一座高台,以供后人瞻仰。
石址空鞭山鬼骨:指在山上挖掘出许多古代石刻,但已无人认领。
桑田乱垦海龙皮:指在海边地区随意开垦土地,破坏了许多珍贵的海生植物。
当餐颇忆如瓜枣:指在用餐时,常常怀念那些像瓜果一样可口的食物。
幻渺仙人不可期:指对于神仙之类的传说和幻想,人们往往持怀疑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韩王坝、李相碑、山鬼骨、海龙皮等景物,抒发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生命和人类行为的担忧和反思。
首联“更遣云门客渡潍,{氵夫}淇东下尽荒陂”,描绘了云门寺僧人渡河的场景,以及淇河水流到荒陂的荒凉景象。这里的“荒陂”象征着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的地方,如今却变得荒芜不堪。
颔联“秋风野水韩王坝,落日高台李相碑”,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历史遗迹。秋风萧瑟,野水悠悠,韩王故址旁的水坝显得更加凄凉;而李相故宅旁的高台也显得有些破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之感,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迁。
颈联“石址空鞭山鬼骨,桑田乱垦海龙皮”,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山鬼的骨骼被遗弃在荒野之中,而海洋中的珍稀生物也遭到人类的破坏。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自然的脆弱与美丽,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
尾联“当餐颇忆如瓜枣,幻渺仙人不可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然而,这种向往却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诗人感叹道:“幻渺仙人不可期”,意味着神仙的存在只是人们的幻想而已,而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是否能够遇见神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人类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它既有深沉的历史内涵,又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