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洺关下来时路,再策归鞭夕照迷。
南国不闻驰露布,北畿新见驻云旗。
地居荒漠难言守,战有先声愿出奇。
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
临洺关,位于今河北邯郸境内,是古时重要的军事关口。这首诗就是作者从临洺关经过时有感而作的。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 路下临洺关,傍晚时分归程,夕阳下的路显得模糊不清。
- 在南国没有听说过飞驰的露布(一种军用物资),北方边境新出现了驻云旗。
- 因为地处于荒漠地带,难以防守,所以希望战前先声夺人,主动出击。
- 想要获得三百名强壮的士兵,就像欃枪一样直扫肃清边疆的敌寇。
注释及赏析:
- “路下临洺关”:描述了作者离开临洺关时的情境。
- “夕照迷”:描述的是傍晚时分的场景,夕阳下的路让人看不清楚。
- “南国不闻驰露布”:南国有的地方还没有听说飞驰的露布,可能是形容南方边境的平静。
- “北畿新见驻云旗”:北边边境出现新的驻云旗,可能是描绘了北部边境的新变化或新情况。
- “地居荒漠难言守”:因为地处于荒漠地带,难以防守。
- “战有先声愿出奇”:希望在战斗中先发制人,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
- “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想要得到三百名强壮的士兵,他们就像欃枪一样直扫肃清边疆的敌寇。这里的欃枪比喻士兵的勇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