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
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注释】
佐面:指孔子。佐面动高遇:指孔子对高遇说:“我听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你这个人啊,连士的操行都达不到。”
曾闻:曾经听闻。自诩读书功:曾经听说他(高遇)自称读书有成就。
鄙夫章句分明在:那些鄙陋的人,他们的章句是明明白白存在的。
未及当时半部中:没有达到《论语》全书的一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以“咏史”为题,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当时学者的讽刺和批评。诗中通过孔子与高遇的对话,展现了当时学者的浮华不实、浅尝辄止的态度。
首句“佐面动高遇亦隆”,直接点明了孔子对高遇的态度。孔子认为高遇虽然名声响亮,但缺乏真正的学问和修养。这句诗既体现了孔子的高风亮节,也为后续的讽刺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曾闻自诩读书功”,则进一步揭露了高遇的真实面目。他曾自诩为读书人,但实际上却只是追求名利,而非真正的学问。这句诗尖锐地批评了高遇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学者的期待。
第三句“鄙夫章句分明在”,是对高遇的具体讽刺。他认为高遇能够清楚地区分章句,其实这正是他的不足之处。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反讽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遇的虚伪和浅薄。
最后一句“未及当时半部中”,则是对高遇的进一步讽刺。他指出高遇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达到《论语》全书的一半。这不仅是对高遇的批评,也是对整个学术界的讽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真正学问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与高遇的对话,展现了当时学者的浮华不实、浅尝辄止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学者的期待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