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既崚嶒心又虚,暗香疏影伴幽居。
平生每叹离群苦,似此良朋恐不如。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贺,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析:
- 节既崚嶒心又虚 - 此句描述自己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崚嶒”形容山峰高耸、崎岖不平,用在这里比喻自己性格坚韧或刚毅;“心又虚”则表示内心的空虚或缺乏自信。这两句表达了一个既坚强又脆弱,既充实又不满足的矛盾心理。
- 暗香疏影伴幽居 - 此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应的氛围。暗香(指梅花的香味)和疏影(指竹子的影子)都是高雅而清新的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安静、雅致的氛围,适合一个人独处。
- 平生每叹离群苦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对群体生活的向往。诗人常常感到与他人分离的痛苦,这种情感可能源于对友情、爱情或其他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失落。
- 似此良朋恐不如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珍视和自己与之相比的不足感。这里“似此良朋”指的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朋友,而“恐不如”则表达了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这个理想状态或标准。
译文:
自题便面画梅竹
山势陡峭心却空,暗香和疏影伴我居。
我常感叹离群苦,恐怕此友不及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孤独和对友谊的珍视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感受,李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以及对和谐关系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一幅画中的竹子和梅花,暗示了自己的坚韧和清高。然而,他也表达了对离群索居之苦和对真正知己的渴望。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人际温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