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何灼灼,灼灼花莫比。
淤泥中濯濯,濯濯出清水。
把酒对莲花,莲花笑欲语。
生憎荡舟人,允矣吾与汝。
觅句对莲花,莲花宛可则。
不见太白诗,天然去雕饰。
每当初日际,起我先公思。
先公爱莲花,高怀契清姿。
清姿与高怀,千秋常若斯。
【译文】
莲花多么鲜艳啊,灼灼花中没有能比的。
在污泥中濯洗,濯洗之后露出清泉水。
端起酒杯对着莲花,莲花仿佛要和我说话。
厌恶那些荡桨的人儿,允诺我与你一起欣赏。
寻找句子对上莲花,莲花宛然可以作为标准。
不曾见到李白的诗句,天然去雕饰。
每当太阳刚刚升起,想起先公的思绪。
先公喜爱莲花,高超的情怀符合它的清雅姿质。
清雅的情怀和高超的情怀,千秋万代常是如此。
【赏析】
《莲花篇》,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六首。此为第六首。这是咏莲诗中的名篇。
“莲”字在这里指代莲花。全诗通过咏莲花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抱负、志趣、情趣和情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莲花何灼灼”:形容莲花鲜艳夺目、生机勃勃、光彩照人。
“灼灼花莫比”:意思是说在众多花朵中,莲花是最美丽、最引人注目的一种。
“生憎荡舟人”:意思是说对于那些荡桨的人(指划船的渔夫),我非常憎恨。
“允矣吾与汝”:意思是说你能够理解我的心意,我愿意和你一起欣赏莲花的美丽。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以及想要与莲花相依相伴的愿望。
“觅句对莲花,莲花宛可则”:意思是说我想要寻找合适的句子来赞美莲花,而莲花却能够以自身的品质来作为标准。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莲花的纯洁、高雅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不见太白诗,天然去雕饰”:意思是说虽然李白也曾经写过很多赞美莲花的诗作,但是我认为他的诗作太过于华丽雕琢,而忽略了莲花本身的质朴自然。
“起我先公思”:意思是说每当看到这美丽的莲花时,我不禁想起了先公(即先父)的遗像和遗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先公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先公爱莲花,高怀契清姿”:意思是说先公非常喜爱莲花,他的高洁品格和清雅的气质与莲花相得益彰。这句话赞扬了先公的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先公的敬仰之情。
“清姿与高怀,千秋常若斯”:意思是说清雅的身姿和高尚的品德,将永远如此存在下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美好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