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登高日,去今曾几何。
今兹登高日,来岁又高歌。
鼎鼎百年中,岁月如鸟过。
自计三十年,所得殊无多。
思欲稍著书,恐为流俗呵。
不如事心性,颐神养天和。

【诗句解读】

  1. 前句“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的节日。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赏菊等习俗。
  2. “去今曾几何”:“去今”指从现在算起;“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得多么快,意即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3. 第二句“来岁又高歌”:“来岁”指的是未来的日子;“高歌”则是高声唱着歌曲,表达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态度。
  4. “鼎鼎百年中”:“鼎鼎”在这里是形容岁月悠长、长久之意。“百年”则是指一个世纪,即一百年的时间。
  5. “岁月如鸟过”:将时光比作飞鸟掠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
  6. “自计三十年,所得殊无多”:自己计算从三十岁到三十三岁这十年间,收获并不丰富。
  7. “思欲稍著书,恐为流俗呵”:想要写点什么,但担心被世俗所嘲笑或非议。
  8. “不如事心性,颐神养天和”:觉得不如专心修炼性情,保养精神,与天地和谐相处。
    【译文】
    过去的重阳节登高庆祝,转眼之间已过去多少岁月。
    今年的重阳节登高庆祝,明年又将是新的高歌。
    漫长的百年时光里,时光如同飞鸟一样迅速而过。
    自我反思过去三十年,收获并不多。
    想要写下些什么,但又担心被世俗所斥责。
    不如专心培养自己的性情,调养精神以与自然和谐相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未来的岁月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感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岁月如鸟过”、“自计三十年”,生动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快速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人也展现了面对生活压力和世俗眼光时的自我坚持和选择,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此外,诗歌还强调了修身养性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体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