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奡不终通,禹稷不终穷。
贤奸在史策,千载无不同。
奸当赫奕时,势可回苍穹。
洎乎势既穷,惟有贤可风。
读书不盈尺,兴亡万变中。
治少乱日多,谁与论吉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读史(注释)
“读史”指的是研究历史,特别是关注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译文:研读史书。
2. 羿奡不终通(注释)
“羿奡”指传说中的夏代帝王,羿是射日的英雄,奡则是篡位后被放逐的君主。
- 译文:夏朝的羿和奡未能持久。
3. 禹稷不终穷(注释)
“禹”指夏朝的开国明君大禹,“稷”指周朝的始祖后稷。
- 译文:夏禹和周稷都未能长久。
4. 贤奸在史策(注释)
“贤奸”指的是道德上的善恶。
- 译文:历史的记载里充满了善恶的记录。
5. 千载无不同(注释)
“千载”表示漫长的时间,“无不同”意味着历史上的各种观点和评价始终存在。
- 译文:历史上无论何时何种情况,善恶总是并存。
6. 奸当赫奕时(注释)
“赫奕”形容权力显赫,声势盛大。
- 译文:当权者权势盛大时。
7. 势可回苍穹(注释)
“苍穹”通常指天空,这里比喻权力或势力可以覆盖整个宇宙。
- 译文:权势足以覆盖整个世界。
8. 洎乎势既穷(注释)
“洎乎”是一个连词,用于引出转折关系。
- 译文:当权势到达尽头。
9. 惟有贤可风(注释)
“贤可风”意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被推崇或仿效。
- 译文:唯有贤能之人才能被世人效仿。
诗句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评价。诗人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历史长河中善与恶、贤与奸的斗争及其结果,强调了正义与邪恶的永恒对抗。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呼吁人们在面对权力与诱惑时要保持清醒,以德治国。这种对历史的评价反映了诗人深刻的历史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