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尘氛起,城头鼓角喧。
欃枪纷市井,荼火乱乡村。
糇橐头为戴,衣牵媪负孙。
河山应不改,心迹向谁论。
煮茗防烟沸,入深畏鸟言。
见几宜早蹈,知避远于樊。

【注释】

四野:四周的乡村。欃枪:形容风势很猛的样子。荼火:指火灾。糇橐头为戴:把粮食装在头巾里,表示携带。衣牵媪负孙:妇女牵着小孩儿走。河山:国家。知:了解。心迹:思想、行为。见几宜早蹈:看到机会应该及早采取行动。避远于樊:避免受到敌人的包围。樊,古要塞名,这里指敌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谪途中,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和对前途命运的彷徨之忧。

首联“四野尘氛起,城头鼓角喧”,描绘了诗人被贬谪时四周一片混乱景象;

颔联“欃枪纷市井,荼火乱乡村”,则进一步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局面。

颈联“糇橐头为戴,衣牵媪负孙”两句,写自己带着干粮,带着老人和小孩上路的情景,体现了自己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之情。

尾联“河山应不改,心迹向谁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他认为即使山河依旧,但自己的内心却发生了变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乱世。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被贬谪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虑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