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塔荒凉王气空,檐铃不语静天风。
巢危鹤去青云表,水徒龙归大壑东。
梵简旧曾翻善业,苔纹近已绣空桐。
低徊无限沧桑事,尽在苍茫一望中。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在登繁塔时,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和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境。诗中描绘了断塔、天风、巢鹤、龙归等元素,以及梵简、苔纹等细节,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悟。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断塔荒凉王气空 - 断塔:残破的塔楼。荒凉:荒芜。王气:指皇家的气势或权力。空:消失不见。
  • 译文:残破的塔楼显得荒凉,曾经的皇家气息已经消失。
  • 注释:这里的“断塔”可能是指一个历史悠久但已遭破坏的塔楼,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而“王气空”则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权力的象征不复存在。
  • 赏析:诗人用“断塔荒凉”来形容眼前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哀愁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变迁,曾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
  1. 檐铃不语静天风 - 檐铃:古代建筑中悬挂于屋檐的铃铛。不语:沉默不语。
  • 译文:屋檐上的铃铛静静地挂着,似乎在聆听着天空的风声。
  • 注释:这里用“不语”形容铃铛的沉默,可能是由于风声太过响亮而使得铃铛无法发声,或者是因为铃铛本身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檐铃的沉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安静的场景与外面的风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1. 巢危鹤去青云表 - 巢危:比喻危险或困境。
  • 译文:在高处筑巢的鹤因险境而离去,飞向了更高的天空。
  • 注释:这里的“巢危鹤去”是一个比喻,形容某些事物或人因为面临困境或危险而不得不离开。而“青云表”则暗示着更高更远的目的地或目标。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壮之情。他看到了那些因险境而离开的人或事物,感受到了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希望人们能够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目标。
  1. 水徒龙归大壑东 - 水徒:比喻像水流一样顺从的人或物。龙归:比喻强大的力量被压制或失去控制。
  • 译文:像水流一样顺从的水徒,最终被强大的力量制服并回归到深渊之中。
  • 注释:这里的“水徒”和“龙归”都是比喻,分别用来描述顺从和强大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大壑东”则是指深不可测的深渊。
  • 赏析:诗人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顺从和反抗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的思考。他认为顺从可能会让人失去自我,而强大的力量一旦失控则会带来灾难。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1. 梵简旧曾翻善业,苔纹近已绣空桐 - 梵简:佛教经文的卷轴。善业:好的业力。苔纹:指苔藓的痕迹。
  • 译文:曾经翻阅过的梵简上,已经记录了无数的善业,而苔藓的痕迹在空桐上渐渐绽放如绣花一般。
  • 注释:这里的“梵简”和“苔纹”都是形象化的描写,用以传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赏析: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通过梵简和苔纹的变化,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同时,也将时间比作绣花,将过去的善业比作花纹,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 低徊无限沧桑事,尽在苍茫一望中 - 低徊:徘徊。沧桑事:世事变迁。
  • 译文:我徘徊在这无尽的沧桑之中,所有的变化都在那一望无际的苍茫之中显现出来。
  • 注释:这里的“低徊”和“沧桑事”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而“一望中”则是指视野所及之处,即整个广阔的天地之间。
  • 赏析:诗人以“低徊”和“沧桑事”来概括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表现出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一望中”则将视野扩大,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世界的广阔和深邃的认知。

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生经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慨。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自己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