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鸟来,知县堂,券砖出,书钱王。钱王疑冢非一言,治东城北两志如骑墙。
史臣书葬稽后唐,日在茅山之原锦衣乡,大都假托归荒茫。
想王虑远谋孔臧,卜于邑治无盗戕。确有徵信碑则详,李元之功不可忘。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惟王泽在吴越疆,爱人及树谁忍伤。
非徒恃此为善藏,不然曹公七十二,胡以漳河败露由飞铓。
异鸟来,知县堂,券砖出,书钱王。
钱王疑冢非一言,治东城北两志如骑墙。
史臣书葬稽后唐,日在茅山之原锦衣乡,大都假托归荒茫。
想王虑远谋孔臧,卜于邑治无盗戕。
确有徵信碑则详,李元之功不可忘。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
惟王泽在吴越疆,爱人及树谁忍伤。
非徒恃此为善藏,不然曹公七十二,胡以漳河败露由飞芒。
注释:
- 异鸟来:指一只奇异的鸟儿飞来临安。
- 知县堂:临安知县的衙门。
- 券砖出:从砖中拿出文书。
- 书钱王:文书上记有“钱王”的名字。
- 治东城北两志:治理东城的北边两块土地像骑马一样。
- 史臣:史书的作者或编纂者。
- 后唐:唐朝末年的一个政权,这里泛指后来的朝代。
- 日:太阳。
- 茅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 大都:大多数地方。
- 孔臧:孔子。
- 邑治:城市行政中心。
- 确:确实。
- 李元:李元功,此处应为李元功,可能是指李元功的功绩。
- 君:您。
- 髡逆杨:指的是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
- 名阡巨墓:大坟墓和墓碑。
- 惟王泽在吴越疆:只有大王的恩泽在吴越地区流传。
- 爱:爱护。
- 树:树木。
- 非徒:不仅仅。
- 曹公:曹操。
- 七十二:指曹操。
- 胡:何。
- 漳河:黄河支流之一。
- 败露由飞芒:失败的原因是由失误造成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异鸟来临安以及与钱王有关的疑冢等情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关注。通过对钱王及其历史的探讨,诗人揭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同时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英雄事迹的记忆。此外,诗中还涉及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