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柳壮金台,此日空堂遍草莱。
偶有客从三径过,绝无人处一花开。
莺啼杂树春将暮,风满危楼雨欲来。
不尽深情凭吊里,鞭丝帽影暂徘徊。
诗句释义
1. 当年万柳壮金台,此日空堂遍草莱。
- 注释:万柳指的是京城周边的柳树,象征着繁华和生机。金台则指代了曾经的辉煌,现在却荒废无人问津。草莱意味着荒凉与荒芜。
- 译文:昔日京城周围的柳树繁茂如黄金般耀眼,如今却一片荒凉,无人问津。
2. 偶有客从三径过,绝无人处一花开。
- 注释:三径指的是三条小路,常被用来比喻隐居之地。此处表示偶尔有人走过这些小路。
- 译文:偶尔有客人经过这三条小路,但在这无人的角落中,只有一株花儿独自开放。
3. 莺啼杂树春将暮,风满危楼雨欲来。
- 注释:莺啼是指黄莺的鸣叫声,春天即将结束;风满危楼则描述了风雨即将来临的氛围。
- 译文:黄莺在树木间啼叫,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风雨欲来的气氛使得这座高楼显得更加危险。
4. 不尽深情凭吊里,鞭丝帽影暂徘徊。
- 注释:深情通常用来形容深沉的情感或怀念之情。凭吊可能是指在这个地方停留、缅怀过去的某个地方或事件。鞭丝帽影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携带的书卷和帽子,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身影和思绪。
- 译文:无法抑制的深情在这里徘徊不去,就像那挥舞着鞭子和帽子的文人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诗中的”万柳壮金台”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繁荣不再,而“此日空堂遍草莱”则直接描绘了现状的凄凉。然而,即使在这种萧条的环境中,仍有生命的存在,比如在无人的地方开放的一朵花,以及偶尔路过的人和鸟。最后两句,通过对风雨即将来临的描写,增强了整首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