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淦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 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注释与赏析: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 诗句解析: - 已入长芦境:表明诗人已经进入了长芦(今属天津市)的地域。 - 摇摇:形容船在海上摇摆不定,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大海中的不稳状态。 - 驻远舟:意味着船只远离了岸边,漂泊在广阔的海域中。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薰风楼怀古 我登薰风楼,楼高一千尺。 仰造青云端,俯瞰雷电泽。 隐隐山四围,何处扳峭壁。 翔者古鸾凰,荫者古松柏。 远望鸿蒙天,时代阻今昔。 有时风雨来,俄倾水云积。 水云积复散,落照天将夕。 壮哉古帝京,图大中斯宅。 击壤溯遗风,讴思遍左辟。 上下已千古,兴废感棋弈。 相传五弦琴,兹楼乃遗迹。 袅袅动余音,引手异常拍。 此调久不弹,解阜眷帝力。 薰风名其楼,弹琴颜其额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源头的景象,以及站在龙门高处俯瞰黄河的感受。 诗句: - 黄河之源不可穷,苍莽莽腾自天上。 - "黄河之源"指的是黄河的发源地,而"不可穷"则表示它的广阔和深远。"苍莽莽腾自天上"形容黄河源头的壮阔景象,仿佛是从天空中涌出来。 - 千里一曲趋巽隅,真见禹门叠层浪。 - "千里一曲"形容黄河弯曲的形态,如同千里之路的一曲。"趋巽隅"是指黄河向东南方向流入大海
诗句释义 1. 当年万柳壮金台,此日空堂遍草莱。 - 注释:万柳指的是京城周边的柳树,象征着繁华和生机。金台则指代了曾经的辉煌,现在却荒废无人问津。草莱意味着荒凉与荒芜。 - 译文:昔日京城周围的柳树繁茂如黄金般耀眼,如今却一片荒凉,无人问津。 2. 偶有客从三径过,绝无人处一花开。 - 注释:三径指的是三条小路,常被用来比喻隐居之地。此处表示偶尔有人走过这些小路。 -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苦雨》。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注释: - 一声声断续,谁与对床听。 - 注释:声音断断续续,是谁与我相伴一起倾听?这里的“断续”形容雨声不连贯,而“对床听”则暗示诗人在下雨时独自静坐思考或写作,寻求灵感。 - 屋角鸠媒雨,阶头草孕萤。 - 注释:屋顶的鸟叫声像是在传递雨的信息,而台阶上长出的草仿佛在孕育着萤火虫
长生口即事 一溪碧玉一茅亭,谁戴黄冠读道经。 却上层楼凭短槛,淡烟寥廓数峰青。 注释:长生口在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境内,是古徽州府治所。这里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胜。 译文: 在长生口,一条清澈如碧玉的小溪,一座古朴典雅的竹制小亭子,这是谁在悠然地读着道经?他头戴黄冠(道士的帽子),身披黄袍(道士的法服)。然后登上高楼,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只见远处薄雾弥漫,群山叠嶂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 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我登薰风楼,楼高一千尺。 仰造青云端,俯瞰雷电泽。 隐隐山四围,何处扳峭壁。 翔者古鸾凰,荫者古松柏。 远望鸿蒙天,时代阻今昔。 有时风雨来,俄倾水云积。 水云积复散,落照天将夕。 壮哉古帝京,图大中斯宅。 击壤溯遗风,讴思遍左僻。 上下已千古,兴废感棋弈。 相传五弦琴,兹楼乃遗迹。 袅袅动余音,引手异常拍。 此调久不弹,解阜眷帝力。 薰风名其楼,弹琴颜其额。 遥吟薰风歌,风吹陇头麦。
黄河之源不可穷,苍莽莽腾自天上。 千里一曲趋巽隅,真见禹门叠层浪。 滔滔万派争一门,一门一落几千丈。 怒流忽抵秦雍间,上有双峡扼其吭。 屹然岳势分东西,怪石崚嶒怒相向。 我闻此间龙所宫,尺木欲借洪涛壮。 中流飙忽涌骊珠,千瀑万瀑势悬放。 水华的烁犯斗牛,水势崩奔裂崖嶂。 日脚倒射电光寒,风霆白昼惊寥恍。 汹如巨石忽推颓,轰若奔车斗万两。 又如鼓战争强雄,万马骧腾不相让。 忽忆鸿蒙象帝先
一溪碧玉一茅亭,谁戴黄冠读道经。 却上层楼凭短槛,淡烟寥廓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