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薰风楼,楼高一千尺。
仰造青云端,俯瞰雷电泽。
隐隐山四围,何处扳峭壁。
翔者古鸾凰,荫者古松柏。
远望鸿蒙天,时代阻今昔。
有时风雨来,俄倾水云积。
水云积复散,落照天将夕。
壮哉古帝京,图大中斯宅。
击壤溯遗风,讴思遍左僻。
上下已千古,兴废感棋弈。
相传五弦琴,兹楼乃遗迹。
袅袅动余音,引手异常拍。
此调久不弹,解阜眷帝力。
薰风名其楼,弹琴颜其额。
遥吟薰风歌,风吹陇头麦。
麦熟雉朝飞,凭吊何乡客。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薰风楼怀古
我登薰风楼,楼高一千尺。
仰造青云端,俯瞰雷电泽。
隐隐山四围,何处扳峭壁。
翔者古鸾凰,荫者古松柏。
远望鸿蒙天,时代阻今昔。
有时风雨来,俄倾水云积。
水云积复散,落照天将夕。
壮哉古帝京,图大中斯宅。
击壤溯遗风,讴思遍左辟。
上下已千古,兴废感棋弈。
相传五弦琴,兹楼乃遗迹。
袅袅动余音,引手异常拍。
此调久不弹,解阜眷帝力。
薰风名其楼,弹琴颜其额。
遥吟薰风歌,风吹陇头麦。
麦熟雉朝飞,凭吊何乡客。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我登上了薰风楼,这座楼非常高,大约有一千尺高。
- 注释: 这里描绘了作者攀登至高塔的过程,表达了对建筑的高度和壮观的赞叹。“薰风”可能是这座楼的名字,而“一千尺”则形容其宏伟的规模。
- 我站在薰风楼上,可以仰望到青色的天空和云层。
- 注释: “仰造青云端”意味着站在高处,能接触到广阔的天空与云朵。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观景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切感受。
- 我俯瞰下方的大地和雷电交加的景色。
- 注释: “俯瞰雷电泽”,描绘了从高处向下看时,地面的雷雨景象,增强了场景的动态美。
- 我可以看到远方山峦四周围绕着。
- 注释: 描述了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地理景观,强调了其四周被山脉环绕的地理特征。这是对地理位置的一种直观描述。
- 那地方有险峻的岩石需要攀爬才能到达。
- 注释: “何处扳峭壁”,暗示了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或障碍,体现了挑战和探险的元素。
- 飞翔的是古代的鸾凰,遮蔽的是古时的松柏。
- 注释: 这里的“翔”和“荫”分别描述了鸾凰在空中飞翔和松柏在地上生长的景象,象征着自由与坚韧。
- 望向远处是苍茫的天空,时代变迁使得今天与过去不同。
- 注释: “远望鸿蒙天”,使用神话中的“鸿蒙”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无限。“时代阻今昔”则是对这种变化的一种感慨。
- 有时候会有风雨来临,顷刻间天空聚集了乌云。
- 注释: 描绘了自然界天气变化的无常,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当云层消散后,夕阳西下,天色逐渐暗淡下来。
- 注释: 通过描述日落的情景,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哀愁和美的消逝。
- 赞美那雄伟的古都,它位于中央之地。
- 注释: 在这里,“古帝京”可能指的是某个古代王朝的首都或重要城市,“图大中斯宅”则表示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 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在那里生活,歌唱。
- 注释: “击壤溯遗风”,意味着通过对远古生活方式的回忆和歌唱,来寻找失落的文明痕迹或情感联系。
- 上下几千年过去了,城市的兴衰让人感受到如棋局一般的变幻。
- 注释: “上下已千古”,指出时间的长远,而“兴废感棋弈”,则比喻城市的发展如同下棋一般,每一步都需精心计算和慎重行动。
- 相传这里有一把古琴,是这个楼的遗迹之一。
- 注释: “此调久不弹”说明这把乐器虽然年代久远却未被使用,“解阜眷帝力”则可能是指这把琴承载着某种神圣或尊贵的意义,被守护并传承下来。
- 轻轻拨动琴弦的声音似乎仍在空气中回荡。
- 注释: “袅袅动余音”,形容琴音悠扬,仿佛还在空中飘荡,给人一种音乐之美的感受。“引手异常拍”则表达了弹奏者因琴声而产生的激动或感动之情。
- 这首曲子长时间未被人弹奏,可能是因为弹奏的人已经不在了。
- 注释:“解阜眷帝力”可能指的是弹奏者已经逝去或离世,但仍然怀念他/她曾经弹奏过的音乐。
- 薰风楼的名字来源于这栋建筑,而琴声也是因为这个名字而特别响亮。
- 注释:“薰风名其楼”,表明这个名字与楼的建筑和功能紧密相关;“兹楼乃遗迹”则是说这座楼本身就是一个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遥想当年,我在此吟唱着《薰风歌》,风吹动了田间的稻麦。
- 注释: “遥吟薰风歌”,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回忆起过去在某个特殊场合吟唱《薰风歌》的场景。“风吹陇头麦”,则描绘了风吹过田野,带来成熟麦穗的美景,增添了诗歌中的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 看到成熟的麦子在傍晚时分飞起,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在外流浪、无法归家的他乡客人。
- 注释: “麦熟雉朝飞”,通过描写麦子的成熟与鸟类的迁徙,传递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薰风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展现了古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尊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