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
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

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注释与赏析: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 - 诗句解析:

  • 已入长芦境:表明诗人已经进入了长芦(今属天津市)的地域。
  • 摇摇:形容船在海上摇摆不定,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大海中的不稳状态。
  • 驻远舟:意味着船只远离了岸边,漂泊在广阔的海域中。

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 诗句解析:

  • 空林:空旷的树林,强调了诗人在没有障碍物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力量。
  • 风力壮:突出风的强劲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印象。
  • 拍岸水声遒:描述水拍打岸边时发出的声音既强烈又富有节奏感。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 - 诗句解析:

  • 中酒:即饮酒至半醉或微醺的状态,表现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
  • 三更月:指的是深夜时分,月亮高挂,通常用来象征寂寞、思乡或者孤独。
  • 一枕秋:用“秋”来形容夜晚的凉爽,同时暗示着季节的变化,秋天通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

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 诗句解析:

  • 天涯:指遥远的距离或世界的各个角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同有梦:所有人共享梦想,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共同的梦想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 曾倚笛床不?:诗人曾经倚靠在吹笛子的床上,这里的“曾”字表示一种回忆或者经历。
  • 不?:反问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无法再实现梦想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在海上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的“风力壮”与“水声遒”不仅营造了一种自然景观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此外,“中酒三更月”和“一枕秋”等描绘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结尾处,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曾倚笛床不?”让人深思,是否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面对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心中充满了渴望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